2)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无私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战舰,己方也没必要再修建劳民伤财的大型战舰。

  现在好了,水运受制于人,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如今的南阳,是五年以来最为虚弱的南阳。

  府兵先后迁移,却留下大量的铠甲、军械;若一举占据南阳,这些都是朝廷的。

  若不能迅速平定南阳,以府兵的组织力,和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田纪能在一个月内补齐铠甲所需的兵员。之后每过一个月,这批新兵的素质都会有一个阶段的提升。

  等关中派遣更多的军吏到南阳后,前后小半年时间,这批新兵将成为正规的府兵。

  四万左右的披甲府兵,分两万人守在邓城,朝廷怎么可能啃得动?

  乱世即将结束,人心思定绝非什么小事。

  魏国那边的士兵不想打了,汉军士兵肯定不乐意与北府爆发内战,他们才不在乎谁当皇帝。

  士兵们想要的是太平,富足的生活,再怎么打,也轮不到他们做县令长、郡守、公卿、皇帝。

  所以当田纪一心防守时,在邓城摆上两万府兵,朝廷任何一支部队都不愿意主动去打……不,南中兵跟寻常汉军不同,南中兵作战的欲望。可南中兵目前只有不到三万,再征集、编训也来不及了。

  可不占据邓城,那己方就无法通过南阳。

  邓城在淯水口上游,大军从南阳北上,哪怕物资从江都起运,也要借助淯水水运。

  还有宛城,在淯水上游;不拔掉邓城、宛城,汉军就别想安全的借助淯水运输物资。

  若不能水运物资,那得花费多少人力来转运物资?

  北府诸将,谁都有被朝廷策反、招纳的可能性,唯独田纪这里是不可能。

  无法策反,短时间内又无法利索攻拔邓城、宛城……难道汉军主力要换一条路走?

  走当年武阳关那条张辽增援吴军的路?

  这样同样很消耗人力、物力,同样是死结。

  关羽抬手抚须,见手心多了大概七八根胡须,不由长叹:“唉诶,奉先,孝先究竟会如何做?”

  一侧同样研读公文的裴俊放下手里的建议公文,想了想说:“陈公喜好修筑,不论水利沟渠还是乡邑墙垒、屋舍、道路、桥梁。自入关中已有两载,久有修筑新城之意。臣听闻图纸规划早已完善,却迟迟不动工,就因有碍军民休养。”

  裴俊提笔在草纸上书写公文内容的提炼核心,继续说:“至今年夏,陈公才集结人力于长乐坡南修筑第一坊。公上也知,陈公本性务实不好虚名,自入关中以来家中女色五指可数,开启上林苑非为营造宫室,而是为农业、牧业育种。”

  见关羽始终耐着心在听,裴俊顿了顿,也说核心:“陈公非是圣人,不好私财非是不爱财,是视天下为掌中物。这才处处怜惜人力、物力,对种种建设水利道路,及各项强国利民之举,陈公皆大力推行。盖因如此,不分亲疏。”

  裴俊说着轻叹:“陈公眼中不分公私,行事也是如此。如此鲜明的立场,谁人能说服陈公放弃?”

  关羽也只是长叹,一时无言。

  谁能说田信不贪?谁又能说田信贪?

  本有一套完整的套马、训马计划,偏偏让郤揖掀了衣服。

  压下这些烦心事儿,关羽将面前看完的公文一股脑推到裴俊面前,说:“天下变数在河洛之地,观天下变动临阵择机,翼德远不如我。着仓曹计算粮秣,我亲率前军、中军至颍川,最少需要粮秣几何。另,发文豫州,请庞士衡凑集粮秣,以供前、中二军过冬。”

  裴俊迟疑……庞林会帮朝廷?

  庞家已经裂开,庞宏已跟北府分离,鹿门山半死不活的,已经没什么起色了。

  这种时候,庞林怎么可能放弃关系本就亲密无间的北府?

  朝廷能给庞林什么?

  见裴俊模样,关羽倒是淡然模样:“庞士衡乃天下至情之人,好言请求,他会供应些许粮秣,聊胜于无。若使田纪恼怒苛责庞士衡,庞士衡自会全力助我。”

  “喏。”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