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筹码。

  现在关陇人已经没有退路,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比关东四州强很多,这四州是彻底没机会了。

  如果关陇这次失败,肯定会有更凄惨的打压命运等待着他们。

  比如,后汉时期的孝廉名额相关的改动,这也是目前关陇诸郡二十二名孝廉集体担忧的事情。

  州郡举荐的孝廉,也没有一帆风顺的说法,后汉之际是要经过公府考核的,经过公府考核认证才是合法的孝廉;随后才能隶属三署担任郎官,开始朝中见习、观政生涯,之后就等尚书台外派职务。

  尚书台做职务差遣时,也有一道面试考核。

  所以这批关陇孝廉派往朝中之前,要经过必要的考核,或许还要集中补课,做针对性的训练。

  现在后汉、季汉就孝廉选拔有很大的差别,孝廉进入江都要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自身合法与否’,而非考核。

  后汉之际,为了打压边郡、西州,选拔孝廉的名额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以人口多寡为衡量标准。

  换言之,每个郡每次举荐孝廉的一个保底名额……没了,因为本郡人口稀少,所以关东各郡一次举两个的时候,西州各郡两年举一个,或三年举一个。从源头上,限制了西州士人的仕途,进而压制了西州人、边郡人在朝中的声音。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以经济、人口为选士多寡的标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编户人口越多,向朝廷缴纳的各种税租就多,理应多给一些入仕名额。

  可是呢,边郡的蛮子跟你不讲什么经济不经济,公平不公平,文明不文明。

  边郡的存在巩固了帝国的安全稳定,边郡因战争、动荡本就贫困,人口也少,出人才的概率相对就少。偏偏再这么卡住边郡入仕渠道,结果是什么呢?

  灵帝时司徒崔烈提议放弃西州,被傅燮当场骂的抬不起头。

  而汉军部队因待遇、抚恤种种问题导致不堪用,平诸胡之乱的主力部队反而来自属国义从;后来又是各种义从武装开始闹腾,直到董卓做大,靠的还是诸胡义从部队。

  就关陇这次选出来的二十二名孝廉,如果按着季汉规矩,也就是田信现在实行的规矩,他们自然是合法的孝廉;可按着后汉的规矩,较苛刻的情况下,其中合法孝廉也就六七人左右,还是关中三辅籍贯为主。

  至于传统六郡良家子这个范围内的孝廉,极有可能参照后汉律例,予以取消。

  就从地域上来说,边郡人为帝国流了太多的血,而被帝国保护,茁壮发展的腹地内郡反倒经济腾飞,让新兴的世家们开始追逐一些遥不可及的梦想。

  甚至桓帝、灵帝以来,凉州的动荡反倒成为腹心区域谋利的狩猎场。

  西州人的命,难道就不是人命了?

  西州,是区别于关东各州,在后汉时创造发明的一个地域代称,指的就是关陇、雍凉、六郡良家子、河西走廊这一大片地域。

  前汉之际的鼎盛、威武不复存在,反倒成了野蛮、胡风炽烈、残暴的代名词。

  如今关陇即将完成一轮新的复兴、崛起,身为一个关陇士人,知道的越多,那比寻常平民更珍惜这个机会。

  这不仅仅能报父祖委屈之仇,还关系着今后子子孙孙的地位。

  关陇人,已经没有了退路。

  如果再败,宁肯跟胡虏联合,也不能再受那种流血流泪还不准你哭诉的委屈!

  受够了委屈,大不了捅破天不要那什么三恪,也要变身老秦,狠狠地宣泄一场。

  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有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