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钱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汉末生活过的人才能理解。

  三四十岁这批乱世里成长起来的人,对货币认知远不如老人深刻。

  杨仪少年时也生活在富裕、平安、繁华的刘表治下荆州,对货币稳定性也有深刻认知。

  听闻关羽的计划,杨仪不由动容,犹豫再三才说:“宋公,自朝廷铸发直百五铢以来,豪右苦之怨言颇多。但朝中依赖直百五铢铸造一事谋利者……为数不少,恐有波折。”

  听了这话,关羽提起鱼竿看了看空空的鱼钩,重新挂上蚯蚓鱼饵丢下去,眯眼望着正前方静谧池面:“威公啊,若利朝廷长远,此辈性命尚不足惜,又何必顾虑此辈是否能谋利?”

  “是,是!宋公明睿,是仆短视,一叶障目。”

  杨仪赶紧认错……天子近臣、孙氏外戚都被一口气杀光,又岂会在意掌控铸币权的那伙人?

  关羽只是轻哼一声,自嘲:“孝先如寇,孝先在,朝中诸卿百官岂敢造次?”

  真惹不高兴了,挂印辞官,带着幕臣回江东养老不问世事,自有这帮人头疼的……不仅头疼,还会掉脑袋。

  杨仪唯唯诺诺不敢再言语,关羽也感觉把他吓着了,就声音温和说:“威公此去,若孝先还有不满,那以征拜夏侯元芳为卫尉卿回报。如此他若还不满,就让来寻老夫当面细谈。”

  “是,仆明白,仆这就去与陈公磋商。”

  杨仪也不收鱼竿了,当即起身施礼,揉了揉发酸的腿,见关羽轻嗯一声,他保持揖礼屈身恭拜模样向后倒退五小步,才转身站直腰背离去。

  关羽也只是斜眼随意瞥视杨仪背影,仰头看又渐渐被云雾遮蔽的天穹,道一声:“可惜,陛下看走眼了。”

  把杨仪扶到少府的位置上简单,可难得是让杨少府继续听指挥。

  显然,当上少府卿的杨仪,为了坐稳这个位置并获取实权,已经丧权辱国般的默认了田信的条件,只要再获得田信的支持,又是自己举起的少府,那杨少府的位置自然是很稳固的。

  连杨仪这样的先帝旧臣、能臣都这样无底线;如果再把其他不怎么熟悉的人抬上重要官位,鬼知道会做出多么无下限的事情。

  不过田信说的也有道理,现在争凉州、湘州之得失,实在是操之过急。

  这两个地方如果激化矛盾,那今后朝廷就别想顺利通过南阳……北府不是田信一个人的北府。

  朝中有反北府的官吏,那北府也就有反朝廷的官吏,这两拨人都有谜一样的自信,如果逮到机会,这两拨人绝对会把势态扩大化。

  杨仪还不知道,他从心的选择,让关羽给许多逗留江都寻觅出仕机会的士人判了个临时‘党锢’。

  始终等候出仕机会的羊耽、辛宪英夫妇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旁观江都局势发展,许多人还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已经被这夫妇察觉。

  等到傍晚时,田信提倡的共和、共治、共存、共赢、共荣这五共原则开始流传于江都,为官吏、士人们关注。

  羊耽的几个同样等候出仕的朋友、乡党登门探讨,俱是一片长吁短叹。

  五共原则是针对先帝旧臣的承诺,跟他们这些半路上船的敌国逃官没有直接关系;存在的间接关系也很明确:他们出仕的渠道再一次被卡住喉咙。

  如果按着曹魏现在的九品官人法,季汉朝廷也施行类似的评级,那他们最多评个下三品。

  连中三品都评不上,就是这么凄惨。

  如果按着前汉军功爵担任丞相的规矩来,那今后两三代人里,朝中的公卿位置,只会由先帝旧臣担任。

  哪怕先帝时期入伍的士兵,那也是先帝旧臣,排资论辈,只要活得久,总能排上来。

  除非朝中发生极大变故,否则今后汉室朝廷的大权,只会落在先帝旧臣及子弟手里。

  仕途,再一次被垄断了……准确来说,是通向公卿这类高级官位的捷径被垄断了,他们这些人还是能当官的,只是更难晋升罢了。

  终身止步于县令,绝非玩笑。

  怎么办?

  威名赫赫的大都督吴质的脑袋现在还挂在江都玄武门的门牌上,打不过人家,还被限制了仕途,真的好难受。

  一片长吁短叹中,这一天就唉焦虑中结束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