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张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开情面,等自己面对老丈人谈论这个事情,更难放得开;让自己手下人去谈,面临对方的正义喝问……肯定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讨价还价。

  或许可以将魏国、吴国的降臣拉起来,指派这些人去跟朝廷谈判。

  这些人干这些事情……手熟;可需要一个逐步融合的过程。

  事到如今,出于情面每退一步,今后每进一步又会造成更大的创伤。

  “我以为当下最重要的不是计较湘州、凉州,而是南阳、雒阳。”

  田信口吻平静:“眼前之事谈不好,那今后南阳归属就无从谈起,唯有一战。所以,处置凉州、湘州,理应互利互惠,朝廷有所得,我也能安抚麾下吏士。”

  裴俊神态沉静,思索这番言论的要义。

  肯定要互利互惠,一味的占便宜,不给对方留后路,那么曹魏尚存的情况下,就可能爆发冲突。

  压制、推迟矛盾的爆发时间,尽可能削弱矛盾,争取不流血过渡,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这是集体的诉求,可掺杂一些理想主义的话,这种表面和睦的长期维持,有可能探索出真正的和睦,甚至制度化的平衡。

  急于引发矛盾,是目前最为短视、愚蠢的行为。

  即便如董允、费祎的冲动行为,也是为了达成婚事,实现更为长久的和睦局面。

  裴俊试探询问:“那依陈公心意,湘州、凉州该如何归属?”

  “这需要一个过渡。”

  田信伸出食指:“我以为最重要的是雒阳归属,这是瓮中捉鳖,随时可取之物。对朝廷而言,却关系远大。”

  西京长安毕竟是前汉的京都,东都雒阳的影响力更为深入人心。

  雒阳已经是曹魏防御线的突出部,随时可以被汉军拔除。

  “过渡?”

  裴俊大胆猜测:“陈公言下之意,可是要尽取二州?”

  哪二州?

  自然是凉州和湘州,都不准备彻底交给朝廷,真正要交给朝廷的是南阳以及雒阳。

  田信点头承认:“这是我眼中唯一办法,先说凉州,自陇西以西之郡国,皆由朝廷委派郡守、尉。刺史由我委派,以达成共和共治共赢。即便今后神器更易,我等先帝老臣,也该共存。”

  “陈公,那湘州呢?”

  “我那妇翁不满我操持湘州驻军,除零陵郡外,余下郡国也皆由朝廷委派守、尉。湘州刺史一职,也由我来委派。”

  田信说着从一侧取出一封有漆印的信,递到裴俊手里:“待我让渡南阳,朝廷光复东都后,凉州、湘州郡国守尉归我处置,此二州刺史由朝廷委派,如何?”

  裴俊苦笑,自己有反驳意见?

  刺史、郡守尉来自两个阵营,相互监督、检举、砥砺、竞争,控制摩擦力度的话,倒也利于施政。

  终究能算是一家人,裴俊斗胆询问:“陈公,朝廷光复东都后,又该如何?”

  “呵呵,那时候呀,我立志于休养生息。至于河北曹魏,仍旧是一方劲敌,我以为丞相急切难平,是一场龙争虎斗。我无意参与,就等治下士民殷富,等那天降的馅饼。”

  裴俊听着陪笑,到时候朝廷跟曹魏打生打死,估计决战快要分出胜负时,这里一定会阻止。

  不过,等到那时候,也应该是丞相执宰了。

  此一时彼一时,丞相执宰时,自己恐怕会另谋高就。

  何况,兄长裴潜是曹魏大员,打心底来说,曹魏不要早亡为好,多耗一阵,让老一辈人自然凋零,以相对缓和的方式收复河北比较好。

  这不是裴俊一个人的希望,与曹魏牵扯密集的官吏太多了,都不希望发生高烈度的战争。

  过去七年的战争烈度,堪比群雄混战。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