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分配给吴质麾下的单身义从军士……仿佛军功奖励一样。

  这是整个关中群体都反对的事情,官府县吏都在推诿的事情,吴质很想征集数万女户,来解决军中日益严重的单身问题,这关系着军队凝聚力、秩序正常化……可关中人不配合。

  以至于吴质反应这件事情,曹丕就询问尚书仆射杜畿,以河东的寡妇说事。

  杜畿常年担任河东郡守,在他任期内,每年平均有一百多个寡妇与单身军士重组家庭,这个数据一点都不出奇。

  而赵俨代替杜畿担任河东郡守以来,第一年就促成一万多寡妇与单身军士重组家庭;两相对比,似乎杜畿任期内非常敷衍工作,没有尽心尽力。

  重组家庭,恢复正常生育,是强化国力的重要国策。

  曹丕自然理直气壮质问杜畿,杜畿的回答很简单:他调配的是真寡妇。

  换言之,赵俨这几年调配、重组家庭的‘寡妇’,究竟是怎么来的?

  河东的调配,寡妇改嫁,嫁的也是风俗、口音相近的本地人。

  可关中如果执行婚姻重组……这会彻底引爆关中人、北府的怒火。

  只要曹丕还待在雒阳,关中的吴质就不敢采取激进的手段。

  可不采取这些手段,他手下的杂胡联军就不可能‘归化’、正常化。

  正是曹丕在汉军无力发动决战的节骨眼选择迁都,陆议嗅觉敏锐,果断进行战争总动员……就这么简单。

  不能坐看吴质血洗关中,也不能看着吴质的军队把关中适龄女子重新分配。

  北府没得选,也想主动去打一场回家的仗;陆议也没得选,这么大的责任,没人兜得住。

  周卓还能勉强控制自己情绪,不至于在黄权面前失态。

  关中发生的事情,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只有北府高级军吏才能分析信息,进行推算;中低层吏士根本不知情。

  如果知情,克制不住,群情激愤,早就就气炸了。

  事情还没有朝最坏的方向发展……可朝廷,会在意关中的事情?

  对朝廷来说,现在有没有关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北府得到关中。

  娶宋公女儿、先帝养女的是陈公信,北府关中籍贯的吏士可没有娶帝室宗女,关中籍贯吏士的妻儿、姐妹、父母可都在关中!

  察觉周卓情绪状态已经不稳定,黄权从桥头离开,坐在亭驿凉棚下发愣。

  北府军吏,是会思考的军吏,越是擅长思考、学习的人,越容易得到田信的器重,脱颖而出。

  随着北府上一轮改制,除了营一级有军正外,再高一级的率、卫、军,已经没了典军、监军!

  换言之,每一个北府少将,都是独自掌握五到七个营的部队!

  这拨人,眼里根本没有朝廷。

  朝廷是什么,是大局!

  这些人想干什么?想成为大局!

  关中的吴质兵团……或许在北府中高级军吏的规划中,就是一支吴质辛勤训练,给他们训练的兵员!

  局势已经失控,魏军始终握着北府核心军吏的要害。

  先帝在时,不敢刺激北府;现在吴质突然抓爆,要跟北府打一场不对称的决战。

  不论胜败,还是平手,最大的输家只会是江都朝廷。

  黄权算不上心灰意冷,只是有一种无力感。

  抬头望天,仿佛天将要塌下来,将自己压成碎末、齑粉一样。

  有一种,当年江陵之战的感觉。

  算不上绝望,毕竟北府是被田信控制的北府,再差也有个底线在。

  只是有一种心爱的玉璧被一剑斩碎的惋惜感,遗憾莫名,难以陈述。

  一名北府军吏突然指挥所在的小船靠岸,他登岸,漆皮铠外罩一领单肩戎袍,露出的右肩甲上挂着两颗银星的中校臂章。

  罩住左臂、左胸腹的绯红戎袍挂着一枚‘北伐’金币,是鹰徽金币。

  他挪步到亭驿边,低声:“伉乡侯?”

  黄权面容灰败,闻声去看,反应迟钝,半响人才认出:“文翼?”

  正是刘干,他赶紧施礼:“正是干,先生怎在此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