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师三孤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太师’,这就是汉朝廷的尴尬,高层空出的官位有很多,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

  要么有才能缺乏功勋资历,要么资历功勋足够,又不适合担任这类官职。

  所以中高层之间,官位竞争不强。

  关羽率先离群,随后是四名头戴貂蝉冠的侍中,再后才是九卿、将军,其他文武按着官秩有序离群,走在回家的路上。

  离开码头后,官员又因彼此关系,或顺路与否等等原因重新汇流。

  费祎身边也聚了一批近侍官,此刻他看看一侧的李严,总觉得李严眉目阴翳似乎察觉了不妥,正在犹豫要不要揭发,把东宫旧臣一网打尽;再看看另一侧的宗预,也觉得这个人缘极好的人,也在有意识躲避自己,似乎在躲避时疫。

  走在路上费祎疑神疑鬼,总觉得虎贲郎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将自己这些人拖入黑夜里,带到城郊偏僻军营里。

  然后就是严刑拷打,审问真相,最终难离暴毙。

  在虎贲郎面前,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敢阻拦。

  虎贲郎执法的背后,是关羽;关羽背后,是田信。

  谁敢抗击虎贲郎,就是跟这对翁婿,跟大汉宣战。

  李严察觉费祎目光,索性顿足,不想费祎又扭头去看别处风景。

  弄得李严莫名其妙,堂堂六侍中被拆为四侍中后,传说中的‘廷议’大权也相当于废了,没有田信,仅靠其他侍中,是无法形成强力‘决意’的。

  这样的侍中,当不当都无所谓。

  难怪廖立这个官迷会很干脆的辞职,是廖立早就预见、猜到田信会放弃六侍中。

  六侍中的廷议大权,也就看着美好,缺乏实际意义。

  实力不够,依靠规矩、官制擅权的人,就很依赖六侍中的廷议大权;可田信实力已经足够强,不需要‘六侍中’这个载体、平台。

  就现在,田信发一道公文到江都,谁敢忽视?

  李严又瞥了两眼,见费祎始终不看自己,可能刚才是个自己的误会。

  他停留的两个呼吸里,走在身后七八步的宗预以为李严在等自己,快步走上去笑说:“恭贺正方公后继有人!”

  诸葛亮走前,朝中完成四位公主的封号改易;关姬由邓国公主改封南海长公主;张姬由唐国公主改封北海长公主;谯公主、沛公主改封谯国长公主、沛国长公主。

  这次封号改易,会为今后公主的封号拟定提供先例,具有参考意义。

  封号改动,邓国也就改国设郡,会将邓国改易恢复为南乡郡;出于某种顾虑,关羽直接将南乡郡合并回到南阳郡。

  现在极为强大的南阳郡,预示着今后会进一步细分,会分裂的更为细碎,好方便管理。

  可北府问题不解决,南阳地区设立一个郡比较好。

  如果是南乡、南阳二郡,那北府就能握着两个郡守的位置,每年掌握三个孝廉名额;现在合并,北府只有南阳一个郡守的名额,以及每年两个孝廉名额。

  封号改易,邓国合并到南阳郡后,南阳郡守陆议举了两名孝廉入朝,一人是李严的儿子李丰。

  就这么明晃晃的勾结在一起,谁能说什么?

  南阳成规模的大族早就迁移到江都尹,被李严管制;北府牢牢掌控南阳地区,举李严之子做孝廉,南阳广大的士民群体都觉得很合适,自然轮不到外人置喙。

  作为南阳老乡,宗预是真的是为家乡后继有人而高兴。

  李严自然坦然接受这一切,与宗预说笑走在一起。

  平心而论,今年朝廷恩举,选拔的孝廉里,自己儿子才器、眼界都是拔尖的!

  这种事情,没什么好避讳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