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四章 瞒报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乱,多有结伴逃归山林者。麦城一地减少约在千户,涉及江都尹、邓国,逃亡人户应在三五千才是。”

  三五千户人口流失,每年户调租税就在万匹;再算上徭役折算的物力,整体损失不容忽视。

  关羽皱眉,似乎自己真的没听过有这么大的人口流失,难道下面瞒报了这类负面消息?

  可人口跑了,税租是按着户册来征收的,难道下面要自掏腰包垫付缺额?

  怎么可能?以田信的慷慨,也做不出这种荒唐的事情,更别说其他官吏。

  见关羽神色肃重,赵氏小心翼翼进言:“夫君不妨招定国归朝,也好询问明白。”

  “不可。”

  关羽断然否决:“此等恶劣先例,哪能由我家开始?且让他安心悔过,待丞相主政,或孝先主政时,再行赦免、宽宥之事。”

  心思已经不在水果、闲聊之上,关羽伸手抓住梁上垂下的拉绳,他来回扯动,绳子通过简单滑轮扯动偏厅的铃铛,当即两名当值的掾属齐齐赶来。

  见召唤掾属要议事、公干,赵氏就哀求:“定国不来,安国又去,青华又再湘州不毛之地。夫君,如今子女天各一方,臣妾实在揪心、苦楚。夫君可否下令,使青华送阿木回来?”

  阿木是孙子不假,是孙子的同时,最重要的身份是,关平的儿子。

  关平夫妇乐意把孩子交给关姬抚养,现在派人去接,关姬不一定会把阿木交出来。

  关羽眼睛左右转动:“去信询问定国,让定国书信一封送至湘州。”

  见他也思念孙子,赵氏心里有了盼头,当即展露笑容,起身辞别。

  她离去,关羽心里也稍稍一松,对进来二人询问:“这一月来,郑国、江都尹各县人户迁离之类奏报可有多少?”

  “回公上,暂时并无相关奏报。”

  一人略作思考:“朝堂内外浮于人事,政事相关奏疏寡少。”

  新旧交替之际,伴随着剧烈人事调整工作。

  这是个不能报喜,也不能报忧的时间点,新旧交替之际,除非打仗或征收税租,否则大家心思都不在政务上。

  另一人回答:“公上,尚书台积累奏疏极多,或许不曾抄发、移交本府。”

  这也是一个可能存在的情况,为了避免相关负面消息扩大,影响更多人;尚书台相关人员扣留了这类奏疏的原本,既没有抄发给各府,也没有移交给自己。

  照例来说,此前大将军府、丞相府、车骑大将军府、征北大将军府,都会收到尚书台的抄发副本。

  各府的掾属对相关副本作出处置后,再转发回尚书台,由尚书台综合四府、涉事单位的处理意见进行批准。

  先帝基本不管寻常政务运转,只抓中高层人事调动。

  发展到现在,尚书台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运转经验,已经可以撇开皇帝,施行四府共治。

  四府随着新帝登基,也有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