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怕田信医术再高,骨骼痊愈后应该留一点跛足、瘸腿的症状才对。

  堂堂汉家侍中,朝廷仪表担当,要有才华,还要长的有威仪……有没有才华不好说,可一个跛子绝对谈不上有威仪。

  多少人眼巴巴等着,可廖立的腿恢复如初……这简直不讲道理。

  还有征战,田信这边的军吏除了当场阵亡的,其他大多数都能战后救回来,以至于田信攒下了一批残疾军吏。

  没人敢小看这批残疾军吏,这批人执行力很强……他们才能不重要,只要肯把田信的命令执行贯彻到底,那就是最大的本事,很多人是办不到这一点的。

  这批残疾军吏最可怕的是对军队的训练,湘军征集来的兵员是荆南四郡之冠,素质十分优秀。

  集训期间,田信带着关姬去漓江修了一座象邑,直接玩耍去了。

  湘军的训练,就有这批残疾的北府军吏负责,湘军的战斗力已经在岭南战场,南中战场得以展现。

  湘军兵员素质再优秀,也是被吴军当草人砍的蛮夷,结果这样的蛮夷被操练后,冠以湘军之名,就开始横行战场。

  是湘军兵员素质强,还是训练的这批军吏强?

  跟着田信的人,就连残疾的军吏都这么强……这不是命数又是什么?

  李邈眼睛转动,隐隐间自以为了解了朝廷的一些举措用意。

  一个人的气数再强,天意再垂青,那也是有限的;当田信气数耗尽,枯竭时,自然就到了遭受反噬的时候。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李邈神情变化落在谯周眼里,两个人精神达到某种契合,李邈询问:“灵帝时,谶纬有言,帝气在益州,今应在陛下。又有言,说东南有天子气,非袁术、孙权之流,又会应在何处?”

  东南帝气莫非应在关氏家族?

  谯周觉得这不可能,关羽不可能谋反,田信在,关家今后两代人不可能有谋反的动机。

  “帝气自北转移向南,此古人共识也。”

  谯周如此回答,两人走在街坊之间空阔道路,又说:“我闻道理学院有辩论,问何处为南北分界,各有说辞。陈公以气候为准,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说北方至多两年三熟,而南方能一年两熟或三熟。”

  李邈陷入沉思,汉人流行占卜,益州更流行卜筮的风气,不然大家也没有必要这么南了。

  一路至码头,两人再无言语。

  命数这种东西,实在是诡异的捉摸不定。

  因一人兴邦,也能因一人亡国。

  十年、二十年前的天下豪杰,谁能想到最终汉室三兴的局面会由刘备撑起?

  刘备打赢汉中战役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关羽三万人北伐,竟然能打崩曹仁七万人?又打崩孙权十万人?

  如果天命真的在那个人身上,因遭受魏军迫害,魏军也受到反噬,于是有了汉中之败。

  然后迁移路上遭受折磨,所以魏国国力空前虚耗,曹操曹丕父子不得不掀起大规模杀戮来整肃人心。

  随后投入汉军,汉军就连战连捷……看一看这些年的汉军战绩,几乎都与田信有关。

  甚至没牵连的南中战场,李恢轻敌冒进被包围,还是两千里行军抵达的湘军解围,大破叛军,瓦解了南中豪强的战意。

  莫名的,谯周有了判断,这场北伐,极有可能是第二场东征。

  第一次东征,没有田信汉口反攻,会败的有些惨;第二次东征,败的更惨。

  如果北伐……

  此前压制自己不去想这种危险的事情,现在不得不想。

  实在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会这么想……这些人或许现在不想,北伐胜利后也不会去想,如果北伐真的失利,这些人会怎么想?

  船舱里,谯周、李邈心有灵犀,貌似想到了一起去,互看一眼又都掩饰。

  这种事情别说乡党,就连兄弟、父子间也不应该明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