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能冷静思考彼此强弱,思考退路,思考未来。

  心中多少有那么一丝丝的庆幸,好在是孙权先完。

  宁肯死战到底,全家殉国,也不能投降孙权。

  这个人已经疯了,毫无底线,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的安全感。

  还是汉军好,始终有个底线在,跟汉军做敌手,心里也安宁,不怕汉军捣鼓什么无底线的阴谋。

  郭女王见曹丕闭目静思,也就起身辞别,不再打扰曹丕休息。

  待她走后,曹丕忍不住长叹一声,想起于禁的活人剑法,面有悔色。

  仰躺在抬舆里,他稍稍抬头就能看到明媚阳光洒下,落在自己腿部,头顶的黄伞盖不时调整,总能为自己遮住脸,不使曝晒。

  汉是什么?

  魏又是什么?

  前前后后杀了那么多人,也有更多的人为之争杀赴死,这大汉是谁的?大魏又是谁的?

  身体的无力感时刻提醒、宣告自身的脆弱,所以大魏不是自己的,自己带不走,也不能为自己延年益寿。大魏是所有官吏、世家的大魏;汉也是同理,不是刘备一人的大汉。

  桓帝、灵帝以来的两次党锢,耗尽了天下人最后的耐心,没人愿意重复外戚、宦官之间的斗争。每次斗争,流血最多的是底层的士人,国家不见好转,轮流上台执政的外戚、宦官都是一路货色,无益于国民。

  正是对大汉失去了耐心和容忍,才有群雄俱起,都想自己来主导国家的命运,摆脱外戚、宦官争杀不止的血腥循环。

  这才有了大魏,也有了刘备的大汉。

  也只是因为刘备姓刘,所以南边那个叫做大汉,而非大楚、大蜀、大荆之类的称号。

  刘备的大汉,跟桓帝、灵帝的大汉,是不同的,唯一相通的是,也叫做汉。

  如果自家姓刘,那大魏也能改名叫做汉。

  这些只是虚名而已,可笑多少凡夫俗子看不明白?

  大家都是旧帝国尸体上站起来的新国家,都想改革旧日顽疾,树立新风新政罢了。

  思索着,曹丕渐渐入睡,左右亲近宦官取来一领轻柔丝被盖在曹丕胸腹,为他保持体温,并缓缓抬起抬舆,将他抬回内室,以免风吹着凉。

  郭女王摆驾平乐观,春日里,她来时曹绫与一众侍女正在园中射柳。

  曹绫将手中藤木软弓抛给侍者,在盆中洗手后,挂上一领鲜红蜀锦披风来迎:“母后安好。”

  “尚好。”

  郭女王左手被曹绫搀着,一起走向园边走廊,面容哀愁伤感:“今日陛下已有决断,我倒是舍不得阿绫。”

  母女两人沿着走廊缓步前进,曹绫脸上也敛去笑容,既有期望,也有不舍。

  曹丕已经大半年没有来平乐观了,也很少见曹叡,原因无非触景伤怀。

  她们兄妹与母亲酷似的面容,让曹丕见了,很难高兴。

  郭女王说完,没忍住泪水就从眼睛溢出,曹丕的身体状况引人担忧,现在身边仅有的贴心人也要去未知的敌国。

  舍弃尊位,以小事大,命运寄托于别人的良心、道德之上,实在是让人忧虑、伤感。

  以手绢轻轻擦拭泪水,不使毁坏妆容,郭女王勉强控制情绪:“国势颓败,你我母女避无可避。为元仲着想,我有意使阿武前往荆州,与夏侯氏沟通,请托张翼德出兵护卫,送阿绫入荆州。”

  让外甥孟武去找夏侯献,再通过张家控制的昆阳、义阳郡地界,将曹绫以其他身份送入荆州。

  今后的事情,只能发动内线,促成婚姻。

  以汉家威势,以及田信的影响力,隐藏在汉帝国的内线肯定会积极奔走,努力给自己挂上一张保护符。

  见郭女王淌泪,曹绫心如刀绞,咬唇垂泪。

  去的路途中有太多风险,消息走漏,可能会引发未知的灾难。

  去了后,可能再也看不到父母、兄长,还要跟绝大多数相熟的玩伴、侍女告别。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