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马门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权的近卫部队,吴王国建立,诸葛瑾拜为左将军,原来督管的部队也改编为羽林兵。

  这是车下虎士、帐下兵、绕帐兵、马闲军等一系列孙权近卫兵接连受损,失去重建意义后重新建立的近卫部队。

  冲入北门的羽林步兵一分为三,一部分追随骑士进围武库,一部分随诸葛恪立阵在后苑校场观望形势,还有一部分……占据北门及周边城墙。

  此刻,后苑栖塘寺佛塔已被点燃,微风中火焰直窜云霄,高二十余丈,黑烟滚滚,无疑宣告动乱已经波及王宫。

  连接栖塘寺、王宫的复道天桥已被作乱的武僧纵火点燃,弥漫烟气,助长各种的恐慌情绪。

  这伙名为武僧,视为江东大族部曲的死士点燃复道断绝退路后,就朝孙权所在发起决死突击。

  钩盾令步协守御宫殿,殿外解烦兵结阵绞杀,三十七名死士未能坚持多久,就被悉数乱矛刺死。

  孙权一袭鎏金明光铠,手握长槊立在阶前,静静注视眼前的刚刚结束的战斗。

  “至尊,羽林兵已进据后苑。”

  钩盾令步协亲自探查一圈,跑回来报告形势:“只是武库厮杀不止,不知内情。”

  孙权微微皱眉:“命元逊来见孤。”

  “至尊,火势延烧……恐有不测之险。”

  步协指着四周:“臣恐奸贼假借灭火之名,蛊惑无知,欲行不轨。”

  见孙权不动,步协又劝:“至尊乃社稷根本,还请至尊移步。”

  孙权迟疑,思考前后得失。

  此时此刻,中司马门。

  解烦兵各部陆续入宫,集结列阵于中司马门前,司马门,本就有检阅军容的职能。

  这道门将王宫一分为二,跟雒阳一样分成了南宫、北宫,南宫是办公所在,可供吴王祭祀、宴会、议政,及公卿办公理政;以北就是寝宫、后苑。

  越来越多的人在部曲护卫下抵达中司马门,然而守卫中司马门的徐详列阵守御。

  除了老上司诸葛瑾还能完完整整站在他面前外,其他强闯的将校多被擒拿,羁押在一侧。

  宗室将领陆续抵达,集结宗兵于西部;守御南宫的无难兵也结阵列在南部,无难督张承出现在阵前时,诸葛瑾身子晃了晃,只觉得眼睛一黑,欲跌倒在地。

  还是徐详反应快,将诸葛瑾搀起:“子瑜公……子瑜公?”

  而东部,张昭牵马,发须花白雄赳赳气昂昂走在前面,身后跟着许多将校,一致簇拥着上虞侯孙绍。

  孙绍后面跟着一辆青伞盖戎车,戎车上供着孙策灵位。

  随着戎车出现,无难督张承率先向戎车跪拜,似在跪拜旧君孙策。

  施礼后,张承返身登上戎车,手中长麾斜斜向西,所部无难兵阵列向西调转。

  张昭声音洪亮:“浮屠道作乱,抄掠吏民,烧杀王宫,至尊生死不明!上虞侯文武兼资器量恢弘,可暂理国政,诸君以为然否?”

  西边宗室将领抱团商议,以孙静四子、孙权的堂兄孙奂为主。

  原因无他,辈分最大而已。

  孙奂也在犹豫,不想长兄孙暠长子孙绰擅作主张,拔剑斜指中司马门,领着二三百部曲离开群体,向解烦兵阵列缓缓行进。

  宗室将领很清楚,这是孙策病亡时,孙暠与孙权争位引发的结果。

  作为吴军阅兵场所,中司马门前有足够宽阔的场地供各军厮杀。

  可谁敢放开手脚厮杀?

  这跟杀浮屠道是两回事,这里爆发内战,那整个建业城就活不了几个人!

  诸葛瑾奔出阵列展开双臂企图阻止孙绰领兵靠近,孙绰大喊:“子瑜公!休要阻挠!此我家事也!”

  这个时候张承也看不下去,扭头看看老爹张昭,又看看老丈人诸葛瑾,抬手一挥,当即就有百余骑驱驰而出,朝诸葛瑾奔去,众目堂堂下将老丈人拖回无难兵方阵。

  “咚!”

  突然鼓声从东边传来,六架鼓车缓缓抵近,上面二十四面大鼓被擂响,音波震动空气,牵引无数人心跳,鼓声也传入孙权耳中。

  鼓车前行,都督潘濬终于登场,身后跟着朱才所部武卫兵。

  吕霸持戟步行,远处的宋谦露笑。

  宋谦也是松一口气,阔步上前,为武卫兵指引列阵的场地。

  除了蒋钦、朱桓的水军,建业城里城外该来的部队都来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