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五章 学校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去办,最多下葬时露个面。

  典满面色沉静,始终没多少波澜,毫不意外田信的言论、举动。

  这时候田信落座,翻阅典满带来的北方情报,南匈奴覆灭一事就跟江东士族一样,被吴军、魏军吃了补血。

  虽然都冒险成功,可也要付出代价。

  孙权在士族眼中已然信用破产,关东士族虽然讨厌自己不留余地,可绝对厌恨、恐惧孙权。

  不止孙权,东吴后来掌权者也将继承孙权的负面形象,为士族所唾弃。

  魏军也是如此,一口吞掉内附的南匈奴五部固然痛快,仿佛建立了比卫青、霍去病、窦宪还要高隆的功勋,实际上会引发诸羌、鲜卑、内附乌桓部族的恐惧和抵触。

  这种回血手段只有一次,现在魏军还维持强势能压制乌桓,等再遭遇一场大败,乌桓部族绝对会主动脱离魏军,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乌桓日益强盛,而他们的敌人鲜卑在檀石槐死亡后已然崩裂,陷入内战,如今勉强形成中部慕容鲜卑,东部宇文、段部鲜卑。

  乌桓各部谋求合并统一,好集中力量去对付正在壮大的段部、宇文部鲜卑;可这是魏国严格禁止的,乌桓各部不管是在内兼并壮大,还是向外拓展,都将遭受魏国边军的压制,为此爆发战争实属正常。

  只有打疼乌桓,让他们意识到兼并、扩大是一种不划算、自讨麻烦的事情,才算养熟。

  可已经被两汉打疼、养熟的南匈奴被魏国说吞就吞了,乌桓人会怎么想?

  仰慕归化,精神上的魏国人恐怕会生活的很艰难,以至于渐渐断绝,使乌桓失去归化、依附中原王朝的倾向。

  反正边防问题是今后十年外的问题,多思无用,目前最重要的是抓住曹丕递来的绳子,用蜀锦、茶粉交易马匹。

  涉及到大宗蜀锦贸易,肯定瞒不过诸葛亮的眼睛,这件事情必须告知相府。

  蜀锦换来的马归相府支配,茶粉换来的自然归北府度支。

  账要算明白,自己不占相府的便宜,相府也别来占自己的。

  这个界限要分明白,不碰茶业之外的东西,就是最直接的表态:你们也别来碰茶业。

  混淆了,就有置换的余地,能置换就有商量的余地。

  相府长史王连唯一的任务、政绩就是扩大财政收益;自己又釜底抽薪断了南阳豪强在新汉帝国腾飞的基础,王连肯定很难对自己心存好感。

  别说王连,任何一人坐到王连的位置上,都要想办法扩大税源。

  而麦城、渐渐兴起的茶业,则是两个新兴财源。

  麦城定位不准,是关羽给自己的屯养地,刘备也默认这一现象,始终由自己遥控治理……麦城按理来说应该设立市正,详细调查,收取商税。

  可关羽、李严都没动手,始终没人管,所以这里是一笔重税,比之廖化的汉兴郡还要高许多,没道理放着不管。

  麦城设县以来,这是荆湘二州屈指可数的万户县。

  麦侯,自己肯定要争取到手里。

  这不仅跟王连冲突,还跟诸葛亮冲突……限制自己扩张,维持朝廷权威、优势地位本就是诸葛亮的本职所在,无关他的喜好。

  可自己又必须争,麦城在手,就可推动建立最原始的工业城市……手工业也是工业。

  因此这一轮与曹丕……这个诡异的贸易走私应交给擅长商业的人来负责。

  陆议就很不错,陆议有祖传的经营、扩张经验,也能厘清其中的轻重,不让相府抓住把柄。

  想清楚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底线,田信才问:“卿归来不易,有何心愿?”

  典满抬头看田信:“仆厌倦厮杀,愿入兵主庙研习农学。”

  “如此也好,待鹿门山重建,卿若有意也可往鹿门山求学。”

  田信说着提笔,为典满书写介绍信,收信人是虞忠。

  虞忠是兵主庙主祭,全面负责兵主庙的建设、发展和祭祀工作,担任主祭跟他守孝并不冲突。

  现在还没光复长安、雒阳,围绕太学建立已经出现相关人员调动;朝廷有太学、国子监,荆州有鹿门山,自己也想插一手。

  不掌握学校,无法源源不绝培养坚持自己理念的学生,再好的主张也很难得到贯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