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隐患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第三是乱羌,乱羌部族成分复杂,没有显赫的宗族谱系,部族首领出身不明,内部掺杂汉人、鲜卑、匈奴、月氏。风俗也多变,糅合各家,怎么方便怎么来,谁强就依附谁。

  乱羌可以视为杂胡的一种,也被诸胡称之为杂种羌。

  诸胡部族也是存在鄙视链的,抱上中原大腿的乌桓鄙视分裂、衰弱的慕容中部鲜卑;慕容鲜卑鄙视父匈奴母鲜卑的宇文东部鲜卑;宇文东部鲜卑又鄙视被打跑、父鲜卑母匈奴的拓跋西部鲜卑;拓跋鲜卑鄙视衰弱的匈奴,匈奴鄙视破碎的西羌;西羌和所有谱系、传承清晰的部族又一起鄙视杂种胡。

  杂种胡是依附各族的仆从,用得着的时候喊过来用一下,遭灾了就是补血包。

  而拓跋鲜卑西迁、发展已经接近十万落,这严重挤压河西诸胡生存余地。

  河西诸胡内部的竞争在加剧,又只好向内迁徙,躲避拓跋鲜卑。

  他们入境,大魏官吏肯定是要征税的,当地豪强也是要雁过拔毛的。

  身为武威世家,典型的西凉豪强子弟,贾诩比谁都清楚西凉各种动乱的原因。

  造乱的是诸胡,有月氏秦胡,有氐人,有西羌,有杂种羌,最终混合在一起被朝野称之为乱羌,乱羌被董卓收编的部分则被区分为秦胡。

  都是一拨人,造乱的是这拨人,其中西凉豪强扮演着诡异角色。

  倒霉的是派到西凉地区的官吏,倒霉的是为了平乱不断征税的东汉朝廷,每年十几亿的军费预算到底喂到了哪些人嘴里?

  长期的战乱,持续吸走千亿的平乱、维稳预算,把整个东汉帝国拖累、拖瘦了。

  以至于朝中出现放弃西凉,只保留东凉即天水一带的防务,以节省军事支出。

  这个论点出来后不久,河湟义从就反了,凉州平叛军也就跟着反了,最终合流,不断兵变更替首领,形成了韩遂、马腾两个集团。

  期间所谓的乱羌首领,都是被兵变清洗的对象。

  去年凉州曲演之叛虽然平定,可凉州豪强不会轻易屈服,特别是苏则降汉,汉军连战连捷的情况下,河西诸胡一定会作乱。

  按照对家乡父老的理解,肯定是诸胡先作乱,豪强不动手,先吃大魏的平叛预算,看机会再下注。

  钱不够位,凉州西部豪强自然会被‘愚蠢’的官吏逼反,甚至凉州东部的豪强也会跟着一起看看风景。

  灵帝中平初年,最为夸张的是韩遂带着叛乱联合军扰乱关中……看一看地理,凉州东部豪强集中在天水、安定二郡,天水道路就那么几条,天水豪强不放水,韩遂十万人怎么可能寇乱三辅?

  就算能通过天水进入关中,韩遂敢不敢?

  结果众所周知,韩遂不仅大张旗鼓进入关中,还全须全尾退了回去,期间东凉豪强在干什么?

  当然是站在坞堡里,看着韩遂十万人从面前跑了一个来回,可能期间韩遂、马腾还会开军市,彼此互利互惠各取所需。

  但凡了解天水、陇西、陈仓地形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惊悚,凉州始终是个坑,从剿灭东羌开始,所有人吃惯了军事预算。

  没了持续的平叛军事预算,这些人可能会死……他们不想死,只好拖着东汉帝国一起死。

  而现在秉持父祖优良传统的凉州豪强怎可能无动于衷?

  肯定要下场,这是贾诩的回答。

  匈奴五部要提前处理,迁移到太原郡安置,堵上几个关塞,以现在的魏军连哄带吓,有一定把握一举解决掉匈奴五部。

  可西河诸部、凉州豪强怎么办?

  曹真要守卫洛阳,太原匈奴五部可以交给吴质的幽并边军、乌桓义从解决。

  河西战场随时可能爆发,进而导致关陇糜烂,汉军甚至能大跨步行军,不费吹灰之力接受关陇。

  谁去填补这个窟窿?

  曹丕斜眼余光瞥一眼随时可能蹬腿,挺不过春季多变气候的贾诩……这位的战绩不需要质疑。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