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格局,比官渡袁军来说恶劣了不知多少倍。

  官渡失利转折点就三个,在失利转折点之前,曹操是很猖狂的,一度亲自率军出没在延津,在袁绍眼皮子底下晃动。

  仿佛在说,来打我呀。

  如今世人只知斩颜良、诛文丑,袁军连续折损大将……这只是一系列支线战斗,并不影响关键的主线战场。

  主线战场上,前期很浪的曹操突然心灰意冷,一度想退军回许都,若不是荀彧力劝,鬼知道官渡之战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连续斩杀颜良、文丑的曹操,为什么突然心灰意冷?

  因为四个字‘合战失利’,在与袁军的决战中,曹军大败。

  之后曹操幸苦坚守等待战机,等来了战机。

  战机就三个,第一个是许攸出逃,第二个是乌巢烧粮,第三个是他张俊义临阵降敌。

  不提袁绍犯傻,响应谶纬之言执意命令运粮队在大营四十里外的乌巢休整一事,单说许攸出逃,就是河北士人与汝颖士人的内斗结果。

  而第三个最关键的转折点,张郃降敌是怎么发生的?

  当时曹操率主力袭击乌巢,曹洪留守空虚的大营,袁绍命令张郃、高览率领重兵进攻曹操的大营。

  火烧乌巢后,袁军还有应急干粮,袁绍却带着儿子轻骑逃亡……原因就是张郃、高览投降,在曹军火烧乌巢之前,主将张郃、副将高览就决定投降。

  没错,他们提前投降,把自己卖了个好价钱。

  主将、副将临阵降敌,率领的重兵崩溃,带动袁军整体崩溃。

  这也是许多人不明白的事情,为什么张郃带着重兵却打不下一个空虚的曹操大营,是因为张郃、高览就没打!

  这种事情说起来有些丢脸,也为了衬托曹操形象,所以能隐则隐,能改则该。

  一个以忠义为珍贵品质的年代里,处处宣扬、推崇关羽的为人事迹,侧面不正反映出这个世道充满了‘得加钱’这类人?

  太多的人还不如‘得加钱’,不需要筹码,就会主动上去把自己、把别人的东西贱卖了。

  此时此刻的魏军内部,与当年官渡袁军内部的争权形势十分酷似,外部环境却差了很多。

  当年袁军优势极大,随时可能击败曹军,进而席卷天下。

  自然地,也到了争权夺利最为炽烈的时刻,已容不得丝毫的退让。

  结果田丰、沮授接连被清洗出局,河北士人反扑,南阳籍贯的许攸最先被集火。

  有田丰、沮授前车之鉴,许攸很干脆的把好朋友袁绍的家业卖给了另一个好朋友。

  现在大魏形势很不好,说不好已经有人开始与汉军接触,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张郃渐渐坚信这个推测,深吸一口气,来自友军的伤害,永远是致命的。

  侧面战场田信按兵不动本就奇怪,如果发生官渡之战类似的事情,也就可以解释了。

  而曹洪得到的田信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