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八章 开幕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侍中,拜为三品虎牙将军。

  阎圃是宛口防线东大营守将,宛口防线唯一的漏洞就在东部。

  这是敌我皆知的事情,不是张辽不想补救,而是真的没办法。

  补救的成本太过高昂,性价比很低,只能妥协。

  自昨日北府八军抵达宛口战场,就在出现在马超左翼,在这里挡住张辽在叶县的主力,充当马超的西面屏障。

  马超的左军已沿着澧水展开,逐次以火攻烟熏的方式拔除魏军外围土楼据点。

  攻城器械也运输到位,随时可以对宛口长城东部防区发起攻击。

  张辽用阎圃来守汉军首轮攻势,曹丕很放心,曹休、夏侯尚、曹洪也都很满意。

  阎圃本人也满意,马超也跟着满意。

  就连关羽、刘备也满意、放心,用马超打阎圃,马超极有可能打出最为辉煌的致命一击。

  阎圃东部守军先天防守劣势,就因澧水上游握在汉军手里。

  问题是马超行军速度有些慢,逼的关羽将田信所部派到前线,只能赌一赌运气。

  因行军速度迟缓,现在澧水已被马超阻断,正积蓄水势,跟后方田豫筑坝抬高水深,方便己方小船、竹筏运粮不同。

  马超似乎纯粹是要等洪水,想要借洪水冲溃宛口东部防线,以弥补他行军谨慎而耽误的时间。

  水道本就是当下最为高效的运输手段,他阻截澧水积蓄水势,倒也方便了汉军的攻城器械、粮秣物资运输。

  只需要三五个人轮流拖拽,或者撑船,一船粮食或一竹筏的材料就能轻易运输到前线。

  后方历水、比水在田豫指挥下分段蓄水,每个分段节点设立储粮邸阁,以邸阁为节点,扎下水坝积蓄水量。

  这样一来,李严从江陵走汉水向襄阳运输军粮,因为汉军水师的绝对优势,李严的运粮任务最轻松。

  而关平守卫襄阳,军粮从这里一分为二,继续往前线运输,一部分走淯水运往宛城,供给刘备中军日常消耗。

  宛城屯有三十万石军粮,这是全军前线最后的生命线,由刘备亲自看护,是不能动的救命粮。

  因淯水流量大,又在己方腹心,所以每月十万石的军粮运输任务并不重;徐祚有许多轻型运船,宛城军粮运输由北府负责。

  碍于陆议的降将身份,田信将这件事情交给留守长史郭攸之负责。

  襄阳往前线的第二条军粮运输路线由田豫统率的南阳兵负责,走比水、历水接入方水,直入方城大营。

  前线大军七万,骑士八千之众,每月军粮运输额度以二十五万石为最低限额。

  不仅要满足前线军队日常消耗,还要充实方城的储粮,这里也要储备三十万石军粮,以作长远打算。

  田豫运输压力很大,既要防范魏军、吴军小股部队破坏,还要保证军粮能按时、按量输送到前线。

  手里的兵力、人力有限,要么侧重于防守,要么侧重于运输。

  受限于人力不足,也就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除了留下必要的机动部队外,田豫沿着河道走势选定节点,即是南阳兵营垒,也是屯粮的邸阁,也是蓄水河坝所在……也是南阳军屯据点。

  东征战役里南阳兵表现拙劣,这次在家乡本地负责运粮,如果这个事情还干不好,那南阳豪强兵团就可以彻底解散,换一个核心继续重组。

  田豫从比水运来的军粮,到历水后,因水浅就采取分段运输,几乎可以昼夜不停的往前线运输军粮。

  历水、方水河段邸阁相连,下游邸阁运来五六船粮食,运到本处邸阁正好也是水坝所在,采取人工装卸的方式搬到水坝河面,这里停泊空船,装船后沿顺水往上游邸阁继续运输。

  白日运粮不入邸阁,一站站接替传递,只有入夜时,粮食会就近搬入邸阁进行保护。

  根据水位落差,或三四里一个邸阁节点,或一两里一个邸阁节点。

  所以汉军有两条运粮路线,前线将有两到三个军粮囤积点,哪怕方城的粮食被焚毁,大军也能得到宛城的粮食供应。

  再不济,也能撤回宛城重整旗鼓,只要有粮食,现在的汉军不怕任何规模的野战!

  算来算去,魏军、吴军还有己方……基本上是明牌打法。

  除非曹操从土里爬出来,作为底牌,带着亡灵加入战场。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