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99章 末世的开始_宋时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起复吕惠卿,让他来环庆路接任。”

  章一惊:“消息确实?”

  赵兴点点头,章难以置信地问:“朝廷不是许了你做完任期了么,我们在环庆路上不是干的很好吗……对了,朝廷以什么名目罢免离人!”

  章并不知道。在充满逆反心理地赵煦心中,也正是朝廷以前的许可惹了祸,他身边那些新上台地新党分子秉承斗争哲学。坚定的认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反对----若敌人赞成吃完饭要拉屎,反对,我们就不拉,憋着!

  因此,正因为前面的旧党分子赞成赵兴将这一届任期干满,新党上台了,即使西夏战场正进行到关键时候。新党大臣也要反对。

  撤换赵兴还不算离谱地,赵兴模模糊糊记得,当金兵包围汴梁城的时候,“求和派”秉承斗争哲学,不惜向金兵透露“求战派”的夜袭计划,让金兵提早做好防备,以至于京城汴梁最后地机动兵力全丧于这次夜袭中,进而使汴梁城陷。事后,求和派还对自己的“胜利”洋洋得意,即使金兵因此攻破汴梁。国家因此灭亡。所有向金兵告密的求和派全被金兵屠杀,他们的妻女被金兵淫辱,他们也觉得自己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一切为了斗争,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赵兴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吕惠卿复出。第一个官职就是环庆路招讨安抚使。朝廷是想让他在边境地区取得一点军功,而后再升入朝堂。没想到这家伙不争气,把章“深垒浅攻”取得的优势全部败坏掉,使得西夏人重新掌握胜局……在这一刻,历史带着它巨大的惯性重新回到了起点。

  赵兴不知道这一点,此刻他心中还有一丝希望,因为根据京城以色列人传来地消息,据说新党人员提出撤换赵兴的意见后,皇帝随口问:“赵兴,不就是那个大个子么,朕知道他,听说他在环庆干的不错啊,草木皆兵计划,听了这个名字就令朕很开心。”

  皇帝这么一说,章犹豫了,内阁因而没有出“贴黄”,这件事暂时搁置下来……

  然而,新党人员终究要把吕惠卿安置在环庆,无论现在的时空与原先的时空。

  在原来的时空里,大宋境内四处灾荒,唯有章这里频频对西夏人发动反攻,容易出成绩,所以要想吕惠卿快速升迁,就必须把他安置在环庆。而在现在的时空里,环庆也是新党唯一的选择,因为经过赵兴这一年大肆栽种树木,引水灌溉,再加上新作物红薯的栽培,使得环庆成为整个大宋政治军事方面唯一的亮点,要摘桃子,唯一地选择就是环庆了。

  章是官场老手,他静心一思量,发觉赵兴地去职似乎不可逆转。从私来说,赵兴是蜀党钱袋子,章想要收拾苏轼,首先必须拿下赵兴。而从公来说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