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三章 钢材的来源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万吨钢材储备。因为这个数字事关重dà,孙振江反复核实了多次,还让人到几家大型钢铁厂也去探访了一通,确认数字是没有问题的。正因为掌握了这样的核心情报,他才有如此大的信心要大干一场。

  在计委接二连三地动用储备以求平抑价格的时候,孙振江觉得自己胸有成竹,并不担心。他先是让梁朝晖、凌一平等人把钢材吃下。等到这些小兄弟的资金消耗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始用自己的资金和介子基金通guò地下渠道输进中国的资金来继续囤货。一心等着计委的储备钢材用完,自己可以兴风作浪。

  在计委抛出的钢材超出原来预料的1000万吨范围时,他稍微有过一丝惊诧,但随即就从计委方面得到消息,说这些钢材是因为某某原因而筹集到的,是计委最后的指望。看着市场上的钢材价格不断攀升。再加上关于中央领导对计委工作极不满意的传闻,孙振江相信,计委的确已经是黔驴技穷了,好不容易搜罗到几十万吨钢材,对于这么大的市场。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孙振江没有注意到,在他一次次抱着乐观心态去解释计委的救市行动时,计委投放的钢材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吨,比他原来掌握的数字整整超出了一倍。通guò动用战略储备或者加班加点生产,或许可以增加几十万或百八十万吨的供给,但要说整整增加了1000万吨,这就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了。

  可是,这件万万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就真的发生了,这不是咄咄怪事吗?既然皮茨顿所统计的数字没有差cuò,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即计委从一开始就隐瞒了自己的实力。而隐瞒实力的目的是什么,孙振江还能想不到吗?

  “老皮,你说,计委方面是不是从什么地方得到了支持?”孙振江问道。

  “谁能给中国计委提供支持?除非是……”皮茨顿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进口!

  要到中国来炒作钢材,皮茨顿当然不可能没有想过中国政府会通guò进口钢材来弥补供求缺口。介子基金对此进行过预测,认为中国政府外汇极其紧缺,即使要进口钢材,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足以左右整个市场。在这段时间里,皮茨顿在中国国内操盘,介子基金在国外也没闲着,监视中国政府在国外的采购行为就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国外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中国政府并没有加大钢材进口的规模,这使得皮茨顿也放松了警惕。

  可是当现在中国计委方面源源不断地拿出钢材的时候,皮茨顿突然意识到,介子基金对中国政府在海外采购行为的监视很可能出现了纰漏,因为只有国际市场才有可能为中国提供如此大规模的钢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