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章:项氏起兵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鞠躬感谢“随风1漂泊”“天空酱油党”“jackl25308”“屠龙阿澹”“davidpei”“berg”“丁宗越”“不是路过”“天寒冰雨”“罄麟”“c2256”“康康你”几位书友投出宝贵的月票!也再次谢谢“清清小狼”的热情打赏!

  …………………………………………………………

  急吗?有点长远目光的人看来,在还没有发生之前做准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总好过事情发生的时候被弄了个措手不及。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季布坚信这一点,梅鋗也同样赞同这一点,甚至是一直表现憨厚的苏烈同样也理解这一点。

  人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所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很多时候人们把这个解释为“阵营决定立场”昂或是“屁股决定脑袋”。当然,这个说的不是季布、梅鋗、苏烈等人,而是在遥远的会稽郡的一些人。

  南方陷入动乱了啊,而且是很多郡县一乱就不可收拾的那种。对于一直在经营和准备的项氏来说,这场动乱来得太早太突然了,以至于在动乱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项氏的重要成员不在会稽。

  项氏想要布的局不会仅限在会稽一地,仅是会稽郡的布局也太小了,不符合项氏所要做的大事。

  范增出现在南郡,他带有南方很多郡县的地形图,如果不是有志吞南方乃至于天下的雄心壮志,项氏何必去绘制那么多地图。

  项梁常年在会稽郡经营,项伯却像是一个外交家一般行走于各地。

  项伯也是一个能言会道的人物,常年行走于四处联络党徒。在他的奔走之下各地的旧贵族形成了一个反秦联盟。

  这个反秦联盟是否牢靠根本就无所谓,他们致力于推翻秦国复起旧国,互相之间情报共享。一些秦国的官员也是这个联盟的一份子,很多情报就是经由这些在做官的人透露出来。

  民间一直在传言秦国酷烈。事实上秦国的赋税和徭役也确实重。但是暗地里没有人推波助澜的鼓吹影响会那么大吗?

  欲使国家灭亡必先毁其根基,国家的根基既是民心。谎言说一千遍一万遍就会成为真实。何况乎秦国的国策真的是太不珍惜民力了。

  项梁化名梁项成为会稽郡郡守的幕僚已经是两三年的事情,那时候的会稽郡守还不是现在的殷通。

  项氏在会稽郡经营当然也不是近期的事情,实际上项氏也不止在会稽郡有基业,只不过会稽郡是项氏经营得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一个郡罢了。

  或许荒谬。不过事实确实是那样,南方各个郡的郡守被委派之后到达当地都会需要当地人的支持,他们的做法一般是招募当地有名望的人作为幕僚,形成一种“权与权”的结合。

  所谓的“权与权”并不难理解,既是郡守掌有“大义”,也就是国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