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三一章 绿肥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北自治政府决定为百姓发放氮肥,为的就是让土地更加肥沃、让粮食品质更高。可日本人注定会失望,因为老百姓懒得用这些舶来品,有也是使用自己用粪便枯枝堆的土肥,而不是用来历不明的工业合成的氮肥。

  这个机会被沐阳抓住,他派人去大同盆地各村收购这些氮肥,老乡们本就不待见这些日本人的肥料,见到有“奸商”收购,开心的不得了,全部卖给了八路军。

  这些日军辛辛苦苦生产的氮肥,基本都送去了晋察冀军工部,氮元素可是制造TNT(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这些炸药的重要元素。

  可能日本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生产的肥料会变成一个个威力惊人的炸药包。

  …

  “对,这豆子根的作用就与肥料差不多。”

  “那我们可以将根与豆子分开啊,岂非一举两得。”孙庆东一下就理解错了。

  “不不不,豆子跟只是个工具,它固的氮,基本都跑到果实里面了。”

  “所以,来年还得把这些豆子制成肥料?”

  “嗯。”

  沐阳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八路军号召,家家户户没事就熬硝,夏时开垦土地种黑豆,趁河流水流量打,尽早让豆子发芽成株。

  黑豆是抗冻的,只要注意虫害,冬天就能收获少量的果实。

  为此他已经准备了一年了,这也是他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

  “行吧,可以让乡亲们收获了,并且派专人去监督,一颗豆子也不能丢。”孙庆东点了点头,

  “确实……”纪亭也很是赞同,“这毕竟是公家的东西,不能让有心之人利用这个机会捣乱。”

  “嗯,你们办事我放心。”

  …

  沐阳没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带着干部团从羊头崖一直走到王庄堡镇后,太阳也都快下山了。

  沿着唐河一直南下,沿河入眼皆为绿植,低地都种上了草,老乡们按照沐阳的要求,在民兵的帮助下,在唐河两岸种满了松树。

  至于海报较高的河流发源地,沐阳选择让村民们种珍贵树种。

  “唐河的固水工作做得也不错,这水养好了,我们的粮食才能增产啊!”

  “增产?这又是何意?”

  纪亭一愣,这种树和粮食增产有什么关系。

  又是一个他没听过的说法。

  “是啊,我只听过水利可增产,没听过种树也能增产。”孙庆东徒步走了一天,但精神抖擞,一点也没有四十多岁的样子,反倒像个十几岁的小年轻。

  对他来说,战士们、同志们、百姓们能吃饱饭,就是最好的。

  长征时候,部队走到哪里,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吃饭也是中.央.首.长们最头疼的问题,每次都要费一番功夫才能买到足够的粮食。

  以至于到了陕北后,红军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根据地。

  西安事变后,大首长们进驻肤施县城,建立红军总部,从此肤施县城也改名为延安,直属于陕甘宁边区。

  “种树可不是为了我们,你们把问题啊,想得太简单了啊。”

  沐阳也很累了,干脆放弃步行,转而去换乘马匹。

  “哦?这也是学问,你说说看?”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