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钼矿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队有伤亡很正常,现在伤亡虽然很大,但是能消灭等数量的敌军,还能得到那么多物资,那就值了。

  沐阳没有像其他同志那样去仓库数钱抢物资,而是来到了日军的“指挥部”。

  天线就是在这里伸出来的,不过等沐阳来到的时候那部电台似乎已经被破坏了,电台还是很有用的。

  “可惜了……”沐阳不再看它,而是将视线移动到桌上的大量文件上。

  “…”虽说有很多中文字,但是沐阳还是看不太懂,这种比较专业的文字不是随便就能看懂的。

  电报、文件的语音都是简练的书面语,比白话和口语要精练得多。

  就好比文言文跟一般的口语一样。

  抗战时期的电报不就是用文言文吗,语句简练,能大大缩短收发电报的时间,为军事行动夺得更多的时间。

  他以前上学的时候心血来潮,还学过半个月日语,可惜没坚持下来,只学会了一些非常常用的口语。不过他知道日语里面的外来词,比如英语,很多都是用音译的,与华夏是一样的。

  除了中文字,日语里面还有假名这种可以用来音注的东西。

  (这里拿爱因斯坦前辈作例子。)

  就好像华夏的“爱因斯坦”这四个字就是音译英语的“Einstein”,日语里面就是“アインシュタイン”。

  没学过日语肯定不知道怎么读,但是这段日语假名就是读作“爱因斯坦”,依然是音译罢了。

  经常会见到电视剧、番剧里面的“日式英语”,其实并非是别人不会说英语,而是别人是在用自己国家的语音来读英语罢了。

  就好比华夏人用爱因斯坦来称呼Einstein,这在不懂行的外国人来看这同样是很糟糕的英语水平。

  ……

  矿产这种东西,除了古代就存在的是肯定有中文字的之外,那些后来发现的元素周期表上面很多的元素,在日本里面是没有中文字的。

  “モリブデン鉱”

  这是沐阳几次在资料里面翻到的一个词,最后面那个“鉱”,仔细将其拆文解字的话很明显就是“矿”的意思,或者金属矿之类的含义。

  可前面这五个假名是什么意思?

  沐阳眉头大皱,他都忘了自己学过的知识了。

  “学日语发音那都是多么悠久的历史了,很多都忘了……”沐阳无奈地扶额。“难道要去根据地找个会日语的?现在的根据地恐怕没什么日语外语的人才吧。”

  几分钟。

  有时灵感来临宛如电光一闪,沐阳的脑袋里突然想起化学元素符号的取名规则。门捷列夫当时在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元素符号不都是拉丁文吗,英语用的字母应该就是来自拉丁文。

  而这一段又是音译,那么想要知道这是啥矿,那可以就看最前面的假名。

  モ,这个字,他还是知道的。

  モモ就是桃子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