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9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u.

  虽然威尔逊总统一直要求芮恩施公使说服革命委员会不能向俄国动武,这是美国政府对于中俄冲突的底限。但是当革命委员会真的突破了这个底限,芮恩施公使也不能立刻转变立场抛弃革命委员会。

  先不说美国站在俄国这边,俄国是否能够在东线继续向德国进攻而不退出战争还是未知之数,即便俄国选择了继续同德国交战,能够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也很难估算。毕竟连一直获得美国物资供应的法国人都撑不住,前线军队都开始抗命了,那么缺少物资供应的俄国军队的士气又能高到什么地方?

  就芮恩施自己来看,俄国人最多也就发挥一下在东线的存在作用,保持在前线的存在牵制住德国军队,而不是搞什么进攻。既然俄国人为了退出战争都爆发了革命了,临时政府强迫前线俄军继续作战的结果,就是再一次爆发革命。

  因此临时政府唯一的活路,就是拖延到美国军队抵达欧洲,然后等着分享战后的胜利果实。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俄国的临时政府应当彻底倒向美国,而不是继续向英法摇尾乞怜。但是临时政府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依旧把希望寄托于英国和法国的身上,对于伦敦和巴黎的命令俯首帖耳,却对华盛顿的要求推三阻四。

  假如不是看在临时政府的民主属性上,芮江浙湖汉北恩施觉得美国政府真应该支持俄国人民再来一次革命。毕竟,现在的临时政府比沙皇政府更倾向于英、法,这完全不符合美国在战后欧洲的利益。但是,威尔逊总统似乎被英国人给蒙蔽了,在临时政府没有给出对于俄国的保证之前,就决定了大力支援临时政府。

  革命委员会和临时政府爆发的冲突,实际上是符合国内一些人士的需要的,这些人并不认为英、法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反对威尔逊总统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战后理想世界而轻易把美国拖入这场战争。至少在英法交出更多的权力之前,美国不应当这么积极的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去。

  芮恩施的看法和这些人有着不少共同之处,虽然他并不支持这些人某些过于帝国主义的看法。但是他同样认为,按照旧的欧洲殖民体系去统治世界显然是不能让世界获得和平的。战后的新世界,应当建立在消灭殖民体系的基础上,所以在美国加入战争之前,英法应当就如何逐步的放弃自己的殖民体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而不是把一切都放在战后去协商。

  但是威尔逊总统并不认可芮恩施的意见,在这位总统眼中,既然英法俄都快支持不下去了,一直被封锁贸易的德奥显然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美国再不介入,等到德国和奥匈也爆发革命,那么欧洲就有可能变成全球革命的策源地。

  虽然凭借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