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思啊。

  于是到了1913年年底,作为外人的俄国人在哈尔滨第一次意识到,哈尔滨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谁。虽然在海拉尔等革命委员会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俄国人还是一贯横行霸道,但是在哈尔滨市内,俄国人终于开始变得温和了起来。

  哈尔滨大剧院是仿照莫斯科大剧院重新设计而成,分为大剧场和小剧场两个部分,大剧场用来放映电影或上演戏剧,小剧场则是魔术、杂技和评弹等杂剧。这一剧院的落成,立刻压倒了俄国人在道里区建成的小剧场和各种俱乐部舞台,成为了哈尔滨最大的娱乐场所。

  m.vipkanshu.

  由于吴川主张这一剧院应当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大剧院虽然造价不菲,但是门票的价格却不高,除了特殊剧目外,基本为5分一场的价格。因此大剧院一开张就引来了许多市民的关注,花上5分钱在剧院里看上一场表演或电影,成了哈尔滨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哈尔滨的电影产业还在摸索之中,但是在革命委员会的支持下,还是拍出了第一部剧情默片辛亥革命,当然这部片子着重宣传了革命委员会在东北发起的革命经过,把武昌起义简单的描述为受了哈尔滨起义的感召。

  这部片子播放不久就受到了齐齐哈尔革命委员会的抗议,他们认为片子中有多处不实,首先齐齐哈尔才是大革命的策源地,哈尔滨起义只是策应了齐齐哈尔起义;其次,吴川同志是在齐齐哈尔建立起了革命的组织,然后才转移到的哈尔滨。

  作为影片出资方的哈尔滨革命委员会认为齐齐哈尔革命委员会完全是无理取闹,只是长春革命委员会也表示了不满,认为这部影片完全没有突出长春起义对于革命的贡献,有狭隘的地方主义思想。辽宁革命委员会虽然没敢和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争夺大革命的贡献地位,但也委婉的表示沈阳的革命同志一直都是吴川同志最坚定的支持者。

  在这场争夺革命首功的争吵中,最失落的大约要算是吉林革命委员会了,作为原吉林省的省会,眼下在省内的地位差不多被长春抢了,而在大革命中又无什么功劳可言,再加上孟恩远刚刚被定罪,因此只能做和其他二线城市那样,眼睁睁的看着这四座城市争夺革命首功的话语权了。

  当争执闹到了吴川面前之后,吴川不得不下令电影制片厂就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并把片名改成了革命在1911年。只是他的处置虽然安抚了关外的各革命委员会,但是并没有预料到日后这片子进入关内播放时又惹来的南方革命党人的不满,最终某位委员把革命改成了吴川,才算是结束了中国首部默片引发的争论。

  不过这场争论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