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9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习帝国主义的方式来发展经济,那么我们就只有压迫本国的民众,而人民也必将抛弃我们,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革命委员会的毁灭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因此,革命委员会想要存在下去,不至于因为生产力发展造成的贫富差距失衡而毁灭自己,那么我们就必须对财富有所限制。我们必须抑制过高收入的人群,我们必须限制大土地地主的出现,因此我们应当趁着他们力量还不大的时候推出法律加以限制…”

  吴川提出的建议,基本核心就是劫富济贫。土地附加税是为了阻止6000亩以上地主的出现,所以制定的附加税目标就是,6000亩以上的土地将不能让地主获得任何收益。对于那些租用土地的大农场来说,则不受限制。

  而个人所得税从年薪600元以上起征,从1%到36%,分为六个档次,6000元以上统一征收最高税额。而当前军队最高工资是年薪2760元,政府这边最高的约为3000元一年,工人法定最低工资8元每月,革命以来工人的平均月薪约为元。

  可以说,年收入6000元以上也好,拥有6000亩土地以上的地主也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和自己无关的另一个世界了。而在经过了历次肃反整理之后,革命委员会的中央委员中已经没有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代表,可即便如此这两个税法的讨论也经过了激烈的争辩,最终以吴川做出妥协,对军队和政府雇员的法定收入进行豁免,方才勉强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这一系列金融税收法令的推出,其实受到最大打击的还是那些一开始投资在革命委员会这边的商人和地主。他们先是通过战争前的粮食投资生意赚到了一大笔,接着又借战争制造出的需求订单赚了一笔,虽然购买了一些公债,但很快又从战后的没收土地竞拍中获得了超额收益。

  陡然之间,这些随着革命而资产增值十数倍或上百倍的暴发户们,便开始忘乎所以了起来,许多人很快就暴露出了乡下土财主或投机客的本性。他们仗着革命委员会给予的优待,一边在铁路沿线或待建的铁路线附近大批囤积土地,强行购买反动分子的地产;一边则试图染指革命委员会正在组建的供销-物流体系、扩张银行业中的私人资本。

  不管是军队、革命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东北普通民众,都对这些暴发户们生起了厌恶感。军队认为鲜血都是自己流的,可革命带来的好处到被这样一群商人、地主给得了去。

  革命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则是天然的对商人的不信任,商人的存在虽然活跃了地方经济,但是他们追逐利益的囤积居奇等举动,却是扰乱社会秩序的最大因素。简单的说,为了赚钱这些商人老是想着找政策上的漏洞,给政府找麻烦。

  至于东北的普通民众,一方面是有些人是看不惯这些暴发户趁着革命发财;另一方面则是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重建后,必然会有许多人跌落自己的阶层,从而怀念过去痛恨革命。只是革命委员会现在势力颇大,他们不敢直接向革命委员会发难,自然就先对着这些趁火打劫的暴发户们进行批判了。

  而对于吴川来说,这样的社会舆论氛围正是他所需要的。想要建立起东北的工业化体系,对于商业资本的约束和对大土地所有者的打击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社会供应体系和稳定的粮食来源,银行家们对于日本的金融攻击,未必不能用在东北三省。

  日本的经济之所以会这么脆弱,除了债务太高,出口受制于人之外,日本现在的大地主和大粮食商控制着粮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这边才吹起号角,日本的粮价就开始暴涨了,日本政府能够稳定的住民众就怪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