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二章:小爷在稷下侯手下做事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地;西至陇西、巴蜀;南至闽越;东至齐鲁。

  凡是有大汉军队的地方,不论是隶属长安还是听命于诸侯之国。

  半年之内,都会讨论一首名叫《十五从军征》的诗!

  他被废除侯国之前,常年混迹朝堂,很了解那群将军的想法。

  有人同情士卒,他们绝对高兴的手足舞蹈,找不着北。

  可以说,司匡这一首诗,足以获得大汉全境将领的好感!

  不说别人,卫尉李广、不败将军程不识这两个人,绝对会力挺此诗!

  张平安倘若持这首诗入长安,绝对会掀起一阵风暴。

  想到这里,徐偃目光炯炯,拱手提醒,

  “阁下以此诗相助,怕是要得罪犍为郡郡守了,若此子败,君亦难免杀身之祸。”

  司匡咧嘴一笑,丝毫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挥挥手,随口吟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这看似无意的行为,在徐偃眼里,却是一种大才者才有的手段。

  随口成诗,让这位谷梁派的弟子似梦似幻,精神恍惚。

  他感觉回到了三代之时,见证了《诗经·小雅·都人士》创作时,诗人感慨的场面:“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仿佛看见了孔丘在修改诗三百时的怅然与欢乐。

  “好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徐偃大笑,拍手叫绝,“鄙人徐偃,在儒门还有一定的地位,若阁下需要,尽管开口,我必相助。”

  霍去病骑着马,大笑连连,

  “哈哈哈,徐偃,这恐怕就不需要了。”

  “小郎君说的是。”徐偃恍然大悟,急忙转身拱手赔笑,“有您在,长安谁敢放肆?”

  嘴上虽然这么恭维,但是其心里可不这么想。

  徐偃回想着传闻:

  卫夫人的外甥打了某某家的公子。

  卫夫人的外甥放过烧了某某家的别苑。

  ……

  ……在长安街头赛马。

  这小瘟神,谁惹谁倒霉。

  “徐校尉怕是猜错了,兄长可不需要我”。霍去病努努嘴,指着司匡,“介绍一下,这位是匡人,你可以称之为稷下侯。”

  “稷下……侯?”

  徐偃一愣,右侧嘴角抽搐几下,背后一凉。

  耳熟得很呢。

  脑海闪过一道思维的闪电,

  “可是那个破左贤部……”

  “对。”

  霍去病大大咧咧地下马,黑色的马鞭子随手丢给路博德,亲自扶起张平安,看着徐偃,道:

  “小爷我呢,最近几天在稷下侯手下做事,希望你呢,能配合一下。哦,我是帮姨夫办事。”

  “哎,好。”

  徐偃哭丧着脸,点点头。

  “这位叫张平安的兄弟,现在开始,是我的兄弟了,小爷想让他进武关,你有意见吗?”

  “小郎君说笑了,肯定没有。”

  徐偃小鸡啄米似的摇摇头,眼睛的余光瞥着司匡。

  有这位破匈奴的大佬力挺,他敢有意见吗?

  长安其谁不知道稷下侯是陛下的宝贝?

  再者说,唐蒙捏造情报,一旦查下来,能不能保住自己,还是个谜,自己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天塌了高个子顶着。

  有霍去病与司匡在,就算出了事则轮不到他这个“被迫”放人的校尉承担。

  与其得罪这俩人,还不如得罪唐蒙。

  徐偃看着驻守武关的士卒齐刷刷地盯着自己,知道拦不住了。

  拦一个索要被贪墨军功的人,乃和众多士卒为敌。

  不明智!

  他赶紧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平安,希望汝能成功!”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