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一章 谁的三生三世 二_道断修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得把亲事定下来再说。

  ......

  然而没等到李老太爷和刘氏找人看住李长生,第二天天没亮,他就悄悄地离家回山,连早餐也没来得及吃,更别说跟两老道别了。

  直到吃早饭时候拍门不应,刘氏推门进去,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走掉了。

  气得她回到堂前在李老太爷面前拍着桌子道:“你说这孩子,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悄悄地回去了,这宋家明日里就要带着小姐来镇上,这如何是好呀!”

  李老太爷抬头看着门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无可奈何地说道:“孩子长大了,你道他还是七八岁的时候,什么都听我们的么?明天宋家来人,就实话实话,若是有缘,就算长生躲进了不空寺,他们也会再面的。”

  刘氏坐在李老太爷的对面,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红着眼睛说:“这孩子,从小没让我们操过心,没想到长大了,反倒不省心了。”

  李老太爷的面色也有些难看,但是看着刘氏伤心,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掏出丝巾递给她。

  喃喃地说道:“先吃饭吧,一会女儿过来你跟她商量一下怎么办。”

  ......

  苍茫的须弥山深处,有座隐在古树山涧中的寺院,正是李长生所在的不空寺。

  不空寺最深处的佛殿里,从家里悄悄回来,意欲逃婚的李长生,此时恍如酿成了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正结跏跌坐在佛殿里的地板上。

  手里捏着一串已经被他转了八年的菩提佛珠,口中呢喃,念颂的正是《楞严经》,脸上的那些愧疚也正渐渐地淡去,换成了淡淡的庄严佛相。

  “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净道大师曾跟李长生说念颂经文能静心,观想诸佛能入定,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李长生在念颂经文的时候也能入定。

  这在寺中弟子的眼中,是不可思异的事情,而他却如吃饭喝水一般习以为常。

  观想入定。

  入定观想。

  这只是修行佛法的一种方便法门,平时他入定后观想的是诸佛。

  而今天入定后神识离身,观想到的却是一处荷塘,曲径通幽的石桥尽头是一处凉亭,凉亭之中有一长发白裙,二八年华的少女去抚琴。

  琴声清幽,如水中莲花,在风中摇荡,穿云破雾,有一道暗香扑进了他的鼻中,仿佛身处仙境。

  泠泠七弦上,静听山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李长生移步轻吟,欲上石桥,去见佳人,没等他看清女子的容貌,却见湖中亭台渐渐隐去,落眼处是那一抹白裙上针绣的杏花,似幻似真......

  李长生一急,大叫一声道:“姑娘且留步!”不料却从入定从醒了过来。

  低头一看手里捏着的菩提正好转动到第一百零八粒处,再往前即是佛头。

  “遇佛回头?这是何意?”李长生低头看着手中的佛珠,喃喃地自言自语。

  心有所动,便抬头往佛殿上的诸佛望去,却见殿上诸佛正低眉垂首地看着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无人可念,如何能观想到佳人?”

  李长生摇摇头,起身离开了佛殿。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