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 德国人需要表示一下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里宾特洛甫的这个意思,现在华夏先锋军已经在外蒙开始向苏俄挑战了,德国人也得适当的表示一下,以做进一步的配合。现在苏俄和华夏的战争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先锋军退让,苏俄乐见其成,最后不过是一个边境摩擦而已。

  这就需要德国人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如果时间紧急,可以先兑现部分关键的工业技术,加深我们进一步的合作。”老希沉吟道,华夏人早就对德国人的一些技术动心,不过,一些技术是属于国家的战略资源,不会轻易外漏,但此时因为一些机器还没有准备好,而又需要给华夏人一些甜头,在苏俄的东方再加一把火,一些并不是特别机密的技术是可以转让的。

  华夏正处在奠基工业基础的阶段,一些技术并不是需要太先进的,倒不至于影响到德国人根脚。而且华夏的工业基础太薄弱,发展起来还暂时威胁不到德国人,而如果帮助华夏人加强一下基础工业,未来在亚洲也能起到更大的牵制作用。

  “下一步加大援华专家团的人数,让他们的发展可以快一点。”老希心中盘算了半天,终于决定道,他知道华夏先锋军的工业基础发展很快,但受制于技术人专业员缺少的限制,一些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虽然孟享早有准备,挖掘了不少欧洲的人才,但欧洲动荡最大的收益者是美国,而不是欧洲人感觉陌生神秘的东方华夏,一些技术和人才的限制不是用钱就能完全解决的。

  因为先锋军和德国人的关系,德国人也派驻了援助专家团,专家人数最高达到了千人左右。不过,这些人手是远远不足的。

  现在老希终于发话,一下子把专家团的专家人数规模提高到了三千人,而且档次也提高了一筹。并不是每个技术人员就可以成为专家的,可以说一个专家就可以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的。

  后世苏俄援华专家团的规模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3113人,其中还是包括了技术专家、经济顾问、文化顾问、军事专家等。此时老希开了口子,放松了德国人才甚至是欧洲人才去华夏的一些限制,无疑将更大的促进华夏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至少现在他们是我们的朋友!”老希很满意华夏先锋军的表示,也大方了一把。

  “这一次,华夏人的行动如果成功,至少牵扯住了一百万苏俄军队的行动!”旁边统帅部总参谋长威廉-凯特尔立即附和道。虽然凯尔特被人称为老希的走狗,不过军事水平确实很高,只要不是跟着老希故意犯迷糊,他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颇得后世的称道。

  显然老希此时很喜欢听到详细的解释,凯尔特继续说道:“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苏俄军队此时已经超过了四百万。”

  这个情报是来源于天网,经过德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