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6章 年轻人,到偏远地区去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董书恒现在并不想过于开放。

  因为复兴路自己的民众大都还处在蒙昧之中,也就是说他们是落后的文化群体。

  而那些到海外的欧罗巴人显然更有文化优势。

  他们就会影响很大一部分普通民众。

  想想后世的满清后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那些亲欧罗巴的人,甚至还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影响了上百年时间。

  哦,不,或者说这种影响一直都在。

  董书恒是知道这一点的。文化这种东西,就是此消彼长的。

  而且一旦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就很容易根深蒂固。

  “总统,这是我们制定的免费教育法案,您看一下。”

  一位四十多岁,长着国字脸,带着一幅眼睛,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人正在董书恒的办公室中。

  这人将手中的一份文件给递到董书恒的面前。

  董书恒认真端详手中的这份教育法案。

  这里面融入了很多他给出的意见。

  复兴军以往都是以命令的方式,甚至是免费提供一份午饭的方式吸引民众将孩子给送到学校读书。

  但是时过境迁,现在这种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

  适龄的儿童实在是太多了。

  复兴六年就要结束了,第一次爆发出生的孩童已经开始读书。

  这么多的人数,教育系统也承受不住了。

  复兴军这些年最主要的支出就是基建、军队和海外移民。

  基建不用说了,最主要是铁路,这是将庞大国土连接起来的血管。

  这些年复兴军一直在爆发性地修建铁路。

  东西线的铁路已经到达了夷播海,甚至向南延伸到中亚地区。

  复兴军甚至已经跟波斯帝国谈好了合作协议,准备将这条铁路一直延伸到波斯帝国境内。

  最初的设想是经过波斯和奥斯曼帝国建设一条连接欧罗巴的大通道。

  不过这个设想很难实现,先不说波斯帝国境内复杂的高原地形,铁路很难修建。

  就是奥斯曼帝国就没有那么好搞定,毕竟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是敌对的关系,双方不会允许对方向自己的境内修建铁路的。

  复兴军这两年也一直在扩军,军队武器更新更是花掉了大笔经费。

  其中以海军的花费最大。

  董书恒搞出的那几个新兵种的花费也不小,不管是飞艇还是潜艇,又或者是战车部队,都是非常烧钱的,这种烧钱还是从研发阶段就开始的。

  当然了,海军建造的军舰占去了最大的一部分花费。

  最后一项移民开支,一直以来都非常大,因为必须要趁早完成布局。

  而且移民工作,随着本土的发展会越来越难。

  就跟海军军舰的建造一般都要在这几年集中完成。

  这导致了短期内,复兴军的开支过高。

  教务系统的经费早已经入不敷出。

  这次教育部长宁利文过来找董书恒就是给他看一下新修订的教育法案。

  这份教育法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