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8章 建城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退役的。他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

  这个到底有多乱,他在清楚不过,这里就是法外之地。

  在这个地方,弱小就是一种原罪。

  不能将自己虚弱的一面暴露在外面,否则周围的那些饿狼都会围过来撕咬。

  “安全上的事情,就交给郑队长了。”

  “诸位,虽然各家都是分了土地的,但是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还不能分散。毕竟这周围都不安全。”

  “我的意思是先跟国内开辟新农场的模式一样,大家绑在一起劳动,先给大家安置住的地方。然后我们再丈量周围的土地,把地给分了。”

  赵四喜的安排很稳妥,大家都是同意的。

  这次带过来的两百多匹马还有一百多辆大车,赵四喜也都分到了各家或者是各个小组的头上。

  让大家爱惜保管。

  城市的选址非常的重要,要靠近水源,地势还不能太低。

  另外还得靠近树林,方便获取建筑材料。

  这里已经算是中部大平原地带。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树林是分成一块一块的。

  四喜分了一百名青壮专门去伐木。

  还特意叮嘱树林里的树要间隔开来砍,砍大留小。

  这周围的一切都是他们新郑城的,不能随意祸祸。

  其余人则在选定的一块沿河高地上土工作业。

  做地窝子首先要在地上挖出一米身的土坑,每个土坑大概二十平米大小。

  然后将砍来的木头截成一米长,插在土坑的四周作为围墙。

  顶上支一根圆木做房梁。然后就是用木板做屋顶。

  这么人一起动手,流水线作业,很快就将营地给建立起来了。

  营地的四周用圆木做成了一道厚重的栅栏围墙。

  有了栅栏,远远看去真的像是一个小城。

  只是为了节约时间这个小城并不大。

  里面最大的一栋建筑物就是粮仓了。

  还有一栋是存放种子的。

  另外还有一个医务室,也相对宽敞一些。

  至于小孩子读书的学校,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四喜觉得自己可能是最磕碜的市长了。他都没有的自己的市政厅。

  只能在自己的地窝子里办公。

  不过他却充满了干劲。

  七日后,营地竣工,新郑的移民终于开始分地了。

  他们是第一批居民,可以紧着沿河的土地先分。

  这些土地不需要修建引水渠。只在在河边造一台水车就能保证自家土地的灌溉。

  现在还是二月份,刚刚打春,四喜跟队伍中的几个农把事商量之后决定这一季就不种水稻了。

  先种上玉米、红薯和马铃薯这三种粮食作物。

  蔬菜的话各家自己种植。

  等到八月份夏收之后,各家就要开始自给自足了。

  加华官府给配给的粮食只能够顶到那个时候。

  另外一边,邓队长也完成了对周围的巡视。

  “东边五十公里外有三户白人移民,他们已经到那里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跟他们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