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漠北都护府(求票!)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印度最北边,暂时还不需要担心与英国人在那里冲突。

  喜马拉雅山南边的几个藩属国,董书恒是一定要拿在自己的手中的。

  到时候,对印度居高临下,董书恒就算是拿捏住了英国人的短板。

  目前来说唯一可虑的就是西域,沙俄人一直觊觎那里。

  现在华夏又与沙俄处于交战状态。如果董书恒要是沙皇的话一定会派兵入侵西域。这里现在还是华夏的短板所在。

  董书恒相信沙皇一定会想到这一点的。

  那么他就得做出最坏的打算。

  “丹初,你说的很对,我确实有些考虑不周了。”

  能够想到通胀的问题,显然阎丹初最近对复兴军之前出的一些经济学书籍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像他这种有十几年户部工作经验的人,对这些知识很容易就能理解。

  他只要联系自己以前的工作实践就可以举一反三,搞懂问题所在。

  “丹初啊,看样子还是要提高产能。要是每个行省都能够像江苏、浙江一般大办企业。我们就不用担心钱花不出去的问题了。”董书恒叹息道。

  董书恒还没有能力做到一声令下就全民创办工厂企业。

  阎丹初似乎是看出了董书恒的无。他既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已经思考过了。他有一个想法,此时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大总统,要是让地方的富户抛开土地直接去办工厂,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的,需要慢慢的引导。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办啊。”

  “我之前见过总统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论创办乡镇集体企业的可能性》,里面提到的那个集体工厂的模式就很好,现在地方上百废待兴,各地都上马了大量的工程。肯定是需要很多建筑材料的。”

  “我们可以下一个指导性的文件给地方,让地方上自筹资金和富户们合伙创办工厂企业。”

  “下官打个比方,现在新京周围要建立好几条铁路。生产铁轨的钢铁厂,肯定是要国属的企业才能办得起来。但是枕木和石子却是可以是小企业来生产。”

  “那么是不是可以在新京地方上以及周边的河北地方上组建一些采石场呢?另外像水泥厂、砖窑厂,都可以扶持地方发展。”

  “关外的木材丰富,那么是否可以组建一些枕木厂呢?”

  阎丹初作为一个原满清官员,对华夏政府原来那一套确实是了解的比较深入。

  可见他对现在的工作是下了功夫的。

  “呵呵,丹初啊,你这是将商务部的事情都给办了啊。你的这个建议很好,确实能够快速地提高国内的产能,最主要的是还不需要政府投入多少。”

  “总统过奖了,这些想法本来就是您提出来。不过这种公私合作建立地方企业的模式也得加强监管。不然有些地方的政府会把手中掌握的山林、土地作价算的太低。如此就便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