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〇四章 密会麦莲(感谢青莲道歌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渐积累了一些银钱。

  还有一些搬回江宁的富商大户。

  在江宁各大总部机关工作的淮海军工作人员。

  书院中的学子。

  工厂的工人。

  ……

  这些人构成了江宁城的消费主力。

  一个地方只要有了足够的人气,商业就一定会发达起来。

  人们有了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就一定会有消费的需求。

  而消费需求必然会让更多的商家看准商机,开设商铺,进一步促进商业的繁华。

  董书恒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

  广州城的冬天就没那么冷了,这里的人白天的时候甚至穿着单衣。

  在当前的满清,广州城的繁华绝对可以排的上前几名。

  而且广州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珠江口千帆林立,百舸争流。

  每天都有无数的商船来来往往。

  不过近年来,城内的烟馆越来越多。广州城越发的乌烟瘴气。

  在淮海军的辖区,鸦片很难流进去。广东的鸦片商人忘记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

  在广州城大肆设立烟馆,兜售鸦片。一时弄的广州城内乌烟瘴气。

  洋人一般都是在外海将鸦片批发给鸦片商人。然后这些鸦片走私贩子再将鸦片卖到各地烟馆。

  洋人固然可恶,这些鸦片走私商人更加可恨。

  他们为了一己之私,贩卖鸦片毒害自己的同胞,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可怜林则徐十几年前在虎门销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广州又成了贩卖鸦片的桥头堡。

  走私商人为了躲避检查,将船只在香港注册,悬挂英国国旗。

  这使得广东水师根本不敢检查。

  这一切都是英国人的阴谋。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让清廷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性。

  他们就一直想方设法促进鸦片走私。

  中国的百姓辛辛苦苦种桑养蚕,出售五艘船的丝绸赚取的利润都不如一船鸦片。

  正是利用鸦片贸易,以吴健彰为首的十三行商人,在上海的贸易争夺战失败之后,退回广东。

  在极短的时间里又积蓄了大量的财力。

  十三行位于广州城的西南角,临近珠江之畔,实际上是一长排临街的商铺。

  十三行临近的城门有竹栏门、油栏门两座城门。

  这里曾经一直是整个大清唯一的对外商贸口岸。

  吴家在这里有别院。别院连着商铺。在十三行这里也算是极好的位置。

  临近过年,中国人少了很多。但是十三行的洋人却是一点没少,洋人是不过春节的。

  春节的前夕,一艘悬挂着星条旗的美国军舰停靠在了十三行的码头。

  以前这是不允许的,但是现在叶名琛为了跟洋人搞好关系,听了吴健彰的建议,默认了洋人军舰进入江口。

  吴家本就是广东的大族,在城内自然也是有大宅子的。

  吴健彰平日里都不住在布政使衙门,而是住在自家宅子之中。

  “老爷,您约的美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