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1章 穿越的高考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跟当地的环境有关系。

  “这位少爷真是好眼力,老汉早年确是从徽州逃荒到的江宁。靠着这个手艺才在城中安了家。以前的江宁多是达官贵人,经常会有庙会,老汉就到处赶着去摆摊子。”

  “一会儿您尝了老汉的手艺就知道了。”

  “不用尝,我一看您这个臭豆腐的成色就知道好吃。”董书恒笑着说道。

  “少爷,莫非也是徽州出来的?”

  “啊?不是,我只是好这一口而已。”

  两个女孩似乎没吃过这东西,看着有些发怵。但是当着老汉的面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董书恒看出了她俩的顾虑。

  “你俩别怕,这东西,你们现在闻着味道怪怪的。等会儿尝了就知道了,那是味中极品,其实就是豆腐经过发酵坐成的,酱油还是黄豆发酵做出来的呢,你们平时不是照样吃吗?”董书恒回过头去跟两个姑娘小声地嘀咕道。

  这个时间,老人的油锅已经烧热了。两个内卫站在靠近锅前的位置。

  只见老汉拿起一根竹签,很熟练地从臭豆腐的侧面穿了进去,一根竹签上刚好串上五块臭豆腐。

  臭豆腐形状扁扁的,从侧面穿上去,正好将最大的那个面对着外面。

  油锅中用的油是菜油,在长江沿岸种植油菜的农户比较多。

  大家大多使用边角地、或者是不好种粮食的河滩地种上油菜。春天的时候到处都能够见到一片片的油菜花,算是江南的一道美景。

  菜油的味道很浓郁,用来炸臭豆腐可以赋予臭豆腐不同的风味。

  第一锅,老汉炸了四串,全被两个内卫要了过去。

  只见这一男一女,一手一串,左右开工,烫的嘴巴子都张开了直哈气,但是嘴巴还是不受控制地咬向下一块。

  看得董书恒忍不住流口水。二女没吃过,还没啥感觉,但是董书恒可是尝过那东西的滋味的。

  还好,老师傅已经在做第二锅了。

  这个锅子不大,一次只能够炸四串。

  两个内卫坑次坑次地吃好了,满足地走到了一边。

  完了还不忘对董书恒点了点头。

  董书恒懒得理他俩,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家用一把竹夹子给臭豆串翻面儿。

  “老人家,您在这摆摊,生意怎么养?”

  “还好,不过我家里面好几张嘴要养活。”

  “您老这个年纪,家中应该有壮劳力啊?”

  董书恒看这老汉的年纪也有五六十岁,在这个年代,算不得小了。

  “嗨,别提了,我那儿子前几年被拉了壮丁,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老人显然说到了伤心处,不自觉地低下头,不过倒是没有眼泪。

  “还好,我那儿媳妇能干,之前被关在女馆,现在人放回来了。”

  “还继续在那边的工厂里干活,不过现在有工钱发了。”

  “她每月的工钱都给了家里。家里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是长身体的年纪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