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二章 土窑与瓦_我是一个原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弯处水浅的那一侧,方才有沙子堆积。

  有一点需要刻意的提一下,那便是建造围墙往里面加盐这件事。

  这个举措实在是太费盐了,在经过了一番的思索之后,韩成改变了做法。

  不是不往泥巴里放盐了,而是不再放提纯之后的盐了。

  直接就是将从盐山那里运回来的盐矿砸碎,加入到了泥巴里,这样能够省下很多的力气。

  和好的泥巴一圈一圈的垒上去,为了保证垒出来的窑是圆的,黑娃还专门用了两根木棍做比较,一根木棍长一米二,另外一根木棍长一米六。

  这种方法是之前神子所教授的,一开始的时候,用手捏出来的陶器总是不够圆,在神子传授了这个方法之后,这个困扰黑娃多时的难题立刻就被解决了。

  后来就被他用在了窑壁的建造上。

  对于黑娃来说,建造窑壁其实跟建造一个陶罐有很多的相似形似之处,这难不住喜欢给泥巴打交道的他。

  因为窑壁是纯用泥巴垒起来的,而才和好的泥巴又比较软的缘故,所以每往上面垒上个三十厘米的高度,就需要在下面燃起火,将窑壁烤的比较坚固了,再接着往上增高。

  土窑冒着青烟,还没有接近它,就能感受到一股子热浪扑面而来。

  在距离土窑大概十来米的地方,有几块表面比较平整的大石头,两手泥巴的黑娃就在这里忙碌着。

  他顺手从下面的陶罐里捏出一些细碎的干土均匀的撒在眼前的石头上,然后将一个厚度大约有半厘米的木框放在了这上面。

  木框是用从中间破开的、带有一定柔韧度的树棍圈成的,接口处用绳草捆绑。

  破开的木棍平面的那侧朝里,有弧度的那一侧朝外,这是为了保证做出来的陶器边缘处平整。

  木框并不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等腰梯形,上底和下底之间的差距有一厘米半,这样做出来的瓦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一开始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标标准准的长方形。

  在神子的帮助下克服了瓦片的弧度问题之后,黑娃终于烧制出来了第一批瓦。

  看着第一批被神子称之为瓦的东西黑娃很是高兴,因为神子说,用这东西可以建造出比鹿圈更好的房子出来,到时间部落里面的人都可以搬出来,住在房里子。

  虽然不知道神子为什么这样想从洞穴里搬出来,但只要看神子说这话时那憧憬的神情,黑娃就知道,这房屋一定住着比他们世代居住的洞穴舒服。

  除了房屋这个缘由之外,他高兴还有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自己完成了神子交代的事情,并且神子看着自己烧制出来的瓦片,满面的喜色。

  这无疑是对自己手艺的最佳赞许,黑娃当然喜悦。

  不过他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神子在拿着两片瓦拼凑了一阵之后,忽然将瓦放下,苦笑着用手拍自己的额头。

  这让他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烧制的不好而引发了神子的不快。

  黑娃的手艺自然没的说,虽然是第一次烧制瓦片,但有之前烧制了大量陶器的经验在,瓦片烧制的非常成功,与韩成后世时见过的那些小瓦比起来也差不多少。

  当然,这要忽视掉烧出来的瓦两头的大小都是一样这个缺点。

  瓦片的两头大小都一样,便意味着两片瓦叠加到一起之后,会有缝隙出现,用这样的瓦铺房顶,很容易发生漏雨的事情。

  在一阵的整改之后,用来制瓦的模子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