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热议(求推荐票!)_我的导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带着他们看洗出来的片子。

  然后边拍边剪,这个李谦就没有自己动手了,找了个剪辑师。

  不过只是粗剪和复剪交给剪辑师,精剪和综合剪还是等拍完了自己来。

  胶片电影便拍边剪很正常,很多剧组通常都是一台摄影机拍的,一分钟的戏有十几二十个镜头都是常态,一部片子下来一两千个镜头也不是特别稀奇的事。

  经常有剧组就是,导演带着剧组在拍戏,剪辑师就和设备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剪辑着每天拍好的素材。

  “老大,胶片机太麻烦了,我是玩不来了。”

  郭凡就干个副导演,看着这三天的拍摄,都觉得不是一般的麻烦。

  “麻烦是麻烦了点,不过咱们还算好的,以前制片厂那些老师傅,可比我们这麻烦多了。”

  李谦摇摇头,“那时候真正一台摄影机拍到底,一个动作要拆解成三四个镜头来拍,才真是不容易。”

  他们这剧组,大多时候是一机拍摄,开机仪式上的另一台是临时借来用用的。

  只有拍两父子通话的戏份,那是要两个镜头同时拍,还有一些打斗戏和追逐戏会用两机。

  一台摄影机拍摄的后果就是,镜头特别多。

  举个例子,一人拿水杯泼了对面那人一脸的戏,用一台胶片机拍,还要特写的话,这就不是一个镜头了,起码得是四个镜头。

  虽然多一台摄影机不是负担不起,不过室内戏不是靠自然光,灯光就把机位限制的死死的,这方面造成的负担,比多一台摄影机都麻烦多了。

  当然,演员也会比较累,邓朝就经常不断地重复同一个动作。

  每次动作一模一样也不是问题,这点都做不到的话,就不算是个合格的演员,别吃这碗饭算了。

  室外戏份,全靠自然光的话,能两机就两机。

  拍了三天邓朝的日常,全方位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处境,接下来要拍点有意思的戏份了。

  转移到另一间摄影棚里,棚里搭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房间。

  不过现在不用同时拍,等到两人确定对方身份以后,之后的对话就得一起拍了,这样才能更加自然地,表现出那种父子之情,演员表演起来也更有感觉。

  现在这场戏,只是两人刚刚开始联系,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发现各自兴趣爱好有些相同,挺聊得来的。

  “就当普通朋友那样聊天。”

  李谦对邓朝说了一句,就宣布开始了。

  张翰宇在给邓朝对台词,“你也是沈阳的?看足球吗,去年可惜没能连冠,今年的冠军一定是东药队。”

  “东药队?”

  邓朝有些懵逼了,东药队不是十几年前就改名宏远队了吗?

  张翰宇还在自顾自地说道,“去年边后卫是咱们的薄弱环节,今年补充了大链队的赵世刚,他和雄风犹在的李锡财分居两边,加上前卫线上的王军、唐尧东..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