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敲定合作(求推荐票!)_我的导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和各省光电置换一部分广告资源。

  李谦也没有意见,各省光电不光光是只有电视台而已,全省的媒体基本上都归当地光电管。

  而且现在的院线地域性很严重,本省的电影市场大多都在本土的院线手上,而这些本土院线又大多是光电旗下。

  比如豫南奥斯卡院线、川西太平洋院线和峨眉院线、湘南潇湘院线、江宁幸福蓝海院线、江浙时代院线......

  这些本土院线,有本省光电支持,基本上占据了本省票房的五成左右。

  用宣传资源置换投资,意味着票房也有他们的一份,在排片上也会有一点点的优势。

  不管有多少,总比没有强。

  于是,先签了一份双方的投资合同,李谦投资80%,光羡占20%,等光羡和各省光电谈妥了,李谦再去签一个置换宣传资源的合同。

  以光羡和各地电视台的关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李谦的导演、编剧片酬加一起是150万,这已经是一线导演的价格了。

  该拿的,李谦不会客气,别人那份,李谦也不会去斤斤计较。

  最终,李谦需要往项目的账户里打560万。

  光羡垫付宣发拷贝费用255万,加上140万成本。

  等剧本审核通过,电影正式立项,这一共955万费用就会在三天之内打到项目的账户里。

  所有收益分成都按投资比例算。

  不过,打进去560万之后,李谦立马就可以拿150万片酬出来。

  虽然可以不走这笔账,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该交的税还是要交的,这点钱没必要省。

  人家大企业一年几十个亿的税都交了,李谦交这点税也不心疼,没听说有谁是靠省税钱发财的。

  交的多代表赚得多,李谦倒是想交一百亿的税呢。

  合同谈完了,一起吃了个饭,就各自忙各自的了,电影审核、立项事就交给光羡了。

  谈妥了合同,这一阶段的工作就结束了,电影就可以正式进入到筹备当中了。

  不过,电影行业还真是对制片方很不友好,即便这个合同已经是对李谦比较有利的了。

  发行方稳赚不赔,所有风险都在制片商头上,分成还少。

  不管国内还是好莱坞,发行公司才是最赚钱的,不管电影能不能收回成本,发行总是有钱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投资、发行合同搞定之后,李谦就要忙着写分镜了。

  不过在此之前,得开始寻找外景和搭建摄影棚了。

  这方面和张忠华从江浙电影制片厂找来的几个美术师商议之后,就让他们各自行动了。

  背景跨度长达20年,肯定是要突出两个时代的差距,不过外景戏不多,倒省了来回奔波的时间了。

  演员也要先找好,李谦最理想的组合还是二十七八岁和三十二三岁的两个男演员。

  既有同年龄父子所造成的的对比冲击,又不会太违和。

  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内地25-40岁男演员的资料都翻了个遍。

  儿子倒还好,这个年龄段里随便都能找四五个合适的演员。

  关键是父亲,年轻的太违和,又演不了爹。

  演的了爹的,年纪又太大。

  大点也就算了,只要不是太老,都没问题。

  关键这个父亲是消防员,消防员也算半个军人。

  等于父亲这个角色,还得是个硬汉,要不然怎么去追查连环杀人案。

  35-40岁的硬汉,还得能演好身为父亲温情的一面,这就有点不好找了。

  (求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