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38章 维护_农家小福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起居郎知道并不要紧,能做起居郎,嘴紧是第一要素,皇帝都有可能往外泄密,但起居郎一般不可能。

  所以皇后叮嘱皇帝,“您可不能再告诉他人了。”

  皇帝:“放心吧,朕不会再说此事的。”

  因为说得自信,所以第二天小朝会结束,大家坐着休息时,皇帝就看着魏知几个大臣欲言又止,生生忍住了分享的冲动。

  惹得魏知看了他好几眼,见他欲言又止后收回目光竟然不啃声,他就不免主动开口询问,“陛下是有事和臣说吗?”

  “没有,”皇帝否认得特别快,顿了顿后转开话题,“杨和书到江南了吧,可有折子回来?”

  吏部李尚书便道:“是,有弹劾他的折子,说他才到扬州便大肆饮宴,虽是监察使,却未行使监察使之责。”

  李尚书顿了顿后问,“陛下,可要着他上辩折?”

  皇帝不在意的挥手道:“不必,暂且压下去。”

  杨和书刚过去,只怕屁股还没坐热呢,这时候的弹劾都是试水,皇帝不想杨和书将太多精力放在争辩上。

  他对老唐大人道:“他现在也算是你的人了,你多看着一点儿折子,这段时间先把弹劾的折子压下去。”

  淮南道是御史台辖下,杨和书这个监察使现在是老唐大人的手下,但皇帝给他的权力很大,他不仅可以监察淮南道辖下官员,还能插手民政,皇帝还将淮南的一支军队交给了他……

  朝中的大臣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皇帝给杨和书这么大的权力是为了什么。

  所以杨和书人还没到扬州,淮南道上下的官员就都紧张了起来。

  要不是他出身杨氏,杨氏又在江南还算有名望和权势,他恐怕连扬州都到不了。

  在路上遇到个山匪,生个病什么的最是正常不过了。

  当然,杨和书也不是一点儿意外没遇到的,只不过他也带了不少人,意外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

  皇帝点了点桌子,沉思道:“白善想在北海县建个渡口,户部那边可有盈余的钱?”

  刘尚书认真想了想,没吭声。

  果然,魏知先表示了反对,“陛下,臣一直不同意在北海县再建渡口,莱州的渡口便可用。”

  白善作为北海县的县令为北海县谋利没错,但他是大晋的宰相,想的却得是整个大晋,因此道:“再建渡口花费很大,从北海县到莱州渡口并不是很远。”

  皇帝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不再提这件事,道:“等太子回来再谈此事吧。”

  但白善显然是等不起的,他一回到北海县就开始让人去寻找可以造渡口的匠人,当然,不是那么好找的,会画图纸的匠人,还得是会造渡口画纸的匠人,白善打听了一下,整个青州都没有。

  他只能给京城的先生同学们写信,请他们帮忙寻找。

  庄先生收到他们信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元节了。

  周家的人正齐聚一堂,他们早在一个月前就收到了周满的信,然后就开始写信让所有儿子来京城,他们要商量家里的财产要怎么办,是照着满宝的主意来,还是分家……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