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九十七章 瓦解(七)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场的风吹不到金墉城,由于距离和通讯手段的关系,对于前线情况战局变化,金墉城得到的基本都是滞后消息。

  往往是前线都打出分晓了,金墉城内才知道我军进展顺利或是偶有小挫。

  这种情况按说是不正常的,毕竟没远到那个份上,如果有心扫听总是可以打探到。

  但是正因为不正常,大家才都默契的不去关心。

  这种不正常的背后,是魏王意志体现。

  他不希望后方的人对于前方情况有所了解,那么金墉城内的人就要有自知之明。

  如果谁逾越了雷池,试图去了解自己不该了解的信息内容,那么不测之祸不知几时就会落下。

  随随便便一个通敌的罪名落下来,便是个人头落地的结果。

  是以大家索性安心装起了糊涂,至于这里面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就没人说得清楚。

  反正大家也有自觉,在金墉城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三件。

  转输物资、修缮城防、守卫城郭。

  不同于真正意义的城池,金墉城目前还属于瓦岗军事要塞性质。

  说是城其实更像是关口,而且由于战火袭扰商路断绝,税收功能也基本消失殆尽。

  唯一的作用就是作为军事物资尤其是粮草的输送中转站存在,保证军粮及时供应就是这里最重要的职能。

  只要粮草可以及时接济,其他的事情就都没那么重要。

  虽然魏公也下过修缮城池的命令,可是大家都知道,魏公是要到洛阳坐皇帝的。

  金墉城修得再坚固也没用,将来逐鹿天下的时候,这里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再说修城是苦差事,要做也该是等得了天下之后征发徭役来完成。

  让一帮刀头舔血的爷们做这个,这不是大材小用?

  谁敢下这个命令,被指派到的爷们就敢吐他一脸唾沫!至于守卫就更是笑话,自己这帮人就是贼祖宗,惯于偷营劫寨偷袭城池的,谁能来太岁头上动土?

  虽然说自古以来,两军交锋劫粮就是常态。

  可是现在己众彼寡,正面防御尚且不足,能分出多少兵马来偷袭?

  就算来也是送死!绿林人别的不会,不让人抢自家粮食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谁敢来动金墉城的脑筋结果肯定是死路一条。

  在瓦岗军内部,也有一个认知。

  只有公认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过失的废人,才会被安排到金墉城做守将。

  到了这里倒是不缺功劳,输送粮草及时,日后论功行赏肯定有一份。

  但是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现在正是打天下的时候,日后论功行赏裂土封王,金墉城守将这种就只能靠边站,得不到什么像样的官职。

  这一认知直到大战爆发前,守将突然变成魏征,才发生了改变。

  由于李密这次是全力对付徐乐和玄甲骑,瓦岗武人都得到了调遣。

  或是前往内军听用,或是按照命令分守关口,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