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前赴后继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说起来,任弘在敦煌河仓城时花钱找过磁铁,试制过简陋的指南针。

  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毕竟文科生啊,终究只能凭记忆瞎鼓捣,没法照着百度百科一板一眼做,做出来的东西错漏百出,压根没法用啊。

  还是看着天上太阳星辰确定方向更靠谱些,在白龙堆,要遇上一个多云的天气可不容易。

  但也不能认准西方闷头走,这白龙堆大多数路面坚硬无比,但有的鳞片地下面却是危险的流沙,使节团一匹马和一头骡子便陷了进去,再也救不回来。

  这时候就得靠向导的经验了。

  这楼兰道,卢九舌行走过几次,他脑子里自有一张白龙堆的地图,并告诉任弘,其实看似空旷的白龙堆里,是有许多路标的,那就是……

  “尸骸遗骨!”

  ……

  在白龙堆里,时常能见到人工堆砌的小土丘,那是汉军将士的坟冢,傅介子每每路过,都整理衣冠,朝他们一作揖。

  如此一来,老傅每天作揖的次数,竟多达数十!

  因为在李广利两次征伐大宛的远征中,让汉军损失最大的不是郁成之战,也不是轮台之战,而是回程时,这该死的白龙堆!

  在白色的世界里,缺粮缺水,加上官吏只顾自己发财,不爱惜士卒,几乎每一里,都有数人倒毙。

  于是汉军一边走,一边留下许多坟冢,统一向着东方,如今竟成了后人西行最明显的路标……

  除了汉军坟冢外,沿途也时常能见到西域胡商或游牧民的尸体,有的成了白骨,有的变成干尸,无力地靠在土梁上,或屈身以头抢地,这是死前疯狂地想从地里挖出水来。

  牲畜尸骸就更多了,有与主人走散的马匹尸骨横亘碱滩,也有误入白龙堆后,在枯萎的水洼旁成群倒毙的野骆驼,全都默默无息地淹没在白龙堆的风沙中。

  看多了沿途的死亡,任弘脚步里也带上了一丝沉重和悲壮,最初开拓这条路时,究竟付出了多少人的性命啊?

  任弘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为何汉朝宁可派他们这支小部队来楼兰冒险,搞什么斩首行动,也不肯再发大军来袭。

  代价太大了,军队后勤补给很重,一路跋涉下来,十死二三都是最乐观的估计。

  在白龙堆里行进五天后,使节团带的水即将告罄,再没法像最初时那般痛快畅饮了。

  傅介子给每个人都限定了喝水的量,各自背在壶里,只舍得一点点抿。

  被烈日炙烤五天后,吏士们早已疲倦不堪,骑在马背驼背上艰难行进。

  连任弘都有些发晕了,他在萝卜背上摇摇晃晃,迷迷糊糊间,甚至能看到前方亦有两个影子在跋涉:

  一个胡人背着角弓,正搀扶着一个披头散发的汉使,那汉使还手持旌节,始终不肯放手。

  不管任弘紧赶慢赶,总是无法超越他们。

  用水往脸上一泼,任弘再睁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