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汉罗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髻,刻木为神,杀人血和稻米酒祭之。

  任弘猜测,那都元国估计是马六甲或苏门答腊的小邦。

  接下来仍是沿着海岸线走:“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

  估摸是泰国、缅甸一带,再往西就进入了次大陆了,大汉的黄门译者抵达了“黄支国”,这是一个大国,土地广大,户口众多,出产明珠、壁流离、奇石异物、青野象、大犀牛等,气候暑热,风俗躁暴。

  这所谓“黄支”,也许就是东印度的古国羯陵伽,当然也可能不是,任弘说不准,也记不得这时代印度有些啥国。

  黄门译者在当地留了很长时间,又派遣一条船继续向南,走到了“已程不国”,据叶子世说那是一个大岛,和琼崖差不多,或许便是次大陆最南端的斯里兰卡。

  那便是太初年间,汉使抵达最远的地方了,这之后帝国中衰,加上常有逢风波溺死者,海上探索遂罢。

  任弘的弟子刘更生已经十七岁了,此番南下,他作为辇郎相随,这一算后问叶子世道:“从徐闻至都元要五个月,从都元抵达黄支国又要六七个月,将近一年,不是说海上往来速度极快么?为何要这么长时间。”

  先前,胶东就将八万流民通过汉武帝时代留下来的征朝鲜海船,直接跨越渤海湾,分批送到了辽东南部和乐浪郡,相较于陆路,省时数月。

  叶子世笑道:“小君子,这出海可不同车马出行,得看天气,等风向,吾等的行程却是将在港口那边等风的日子也算进去了。”

  海洋季风有其固定规律,秋冬有东北风,从大陆往西、南吹,夏天则反过来。若是顺风而行可以快些抵达,但若背风,则寸步难行,甚至会船毁人亡。

  这也是出发地不选在南海郡番禺,而定在徐闻或西边合浦港的原因,大汉造船技术尚落后,虽然也有继承南越技术的尖底海船,鼓捣出了水密隔壁,能撑得起长途航行,但还是只能沿着海岸线走。

  可就是靠着如此简陋的技术,汉使已经跑到斯里兰卡,着实不易。

  四十多年前的先辈们,确实是带着无穷的好奇与胆量,刷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帝国的北界是北海,苏武早几十年就去那牧羊了。而任弘在西域时,派出使者最远也只抵达安息帝国的首都泰西封,没有超过汉武帝时使者路程,再往西安息人就拦着不让去了,他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丝绸贸易。倒是东方有所进展,汉使已经跑到了日本岛邪马台国。

  最丢人的是南方,不仅没有丝毫进展,反而大大倒退,汉武之后,汉船不出日南二十余年。

  任弘现在决定重启海上丝路,开始寻找参加过太初远航的水手老人,通过他们的描述和记忆,按照自己前世的见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