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一模一样的?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老、陈老等和胡杨熟悉的人,都感觉脸上有光,尤其是大力推荐胡杨的洪老,这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胡杨接着说道:“这盘子,应该是明朝弘治时期的黄釉器吧?”

  其实,盘子同样很惹眼,明黄色的光彩颜色,想不引起关注都难,只是将它和仿生瓷放在一起,人民的注意力容易被仿生瓷夺走,从而被忽略。

  “御用瓷器?”洪老微微一惊。

  要知道,古代先民对黄色的尊崇自隋唐以后,黄釉瓷器亦成为皇室的御用瓷器,明清两朝只供宫廷使用民窑不得生产违者重罚。

  没有理会洪老,方会长鼓励胡杨:“继续说。”

  “先从颜色上看,这种娇黄色是别的时代很难烧制出来的,代表着那时候黄釉瓷器工艺达到最巅峰。

  然后,我们看一下釉面肥厚,有橘皮纹,呈凹凸不平之状,底足内为白釉。

  另外,胎釉比较细清,器物底部闪青色,盘碗底部的厚度已较永宣器为薄,但还处于半透而为全透的程度。

  从这些特征上看,基本上能判断它是弘治时期的黄釉瓷。”

  胡杨说完,现场一小阵哗然。

  须知道,弘治时期黄釉瓷已近乎完美,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时期,达到历史上低温釉的最高水平。

  由于其黄色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因此,又有娇黄和鸡油黄之称。弘治一朝黄釉最负盛名,色泽娇嫩,堪称弘治官窑的典型之作。

  所以,如果真如胡杨说得那样,这件黄釉瓷盘子的价值将会很高,上百万是肯定的。

  “唉!刚才没留意盘子。”

  “大意了呀!”有同行看向老李,目光充满了同情,要是他坚持多那么一会,肯定能赚上百万。

  “就是呀!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仿生瓷上。”

  “说到底,还是我们不够仔细。”

  ……

  古玩协会的这些会员很清楚弘治时期黄釉瓷有多珍贵,哪怕这是个没有款识的瓷器,也弥足珍贵。

  弘治时期黄釉瓷代表着黄釉瓷最高水准,加上存世量很少,这种宝贝一旦摆在拍卖会,几百万是最起码的,几千万都不足以让人震惊。

  直播间更是满屏的叹服声,在那么多前辈面前捡漏本来就不容易,还是捡了大漏,简直就是拍电视剧一样。

  “666,论鉴宝,我只服胡哥。”

  “皇宫流出来的宝贝,这次胡哥要赚大发。大家猜猜,会值多少钱。”

  “我猜一百万。”

  “太保守了吧?起码一千万。”

  “一千万,你开玩笑吧?上千万的都是国宝级的文物了吧?就算是皇宫流出来的,也不全是这么离谱的吧?那盘子,我觉得一两百万比较接近。”

  ……

  正当大家热议之时,土豪江南又是十张江山图,瞬间将胡杨的直播间顶到省小时榜榜首的位置,吸引更多的观众进来。

  “我猜四百万到五百万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