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严复手稿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本出来,打开准备扫几眼。

  这是一本线装书,似乎是故意仿古的书籍,这里的书架上,就有不止一本。

  骆不凡怼道:“装什么有文化?估计都还没认识全上面的文字。”

  他是在提醒发小,胡哥等人坐在这,你自己看书,搞毛线呀!找话题聊天呀!看什么书?将胡哥晾在一边,多不礼貌?

  祝福是个聪明人,很快反应过来,正要合上,但看到自己翻开的书页里夹着一张折叠的纸,似乎是信纸,用毛笔字写的。

  他拿出来:“什么来的?”

  胡杨看过去:“我瞧瞧。”

  祝福连忙给胡杨递过去,又翻了一下那本书,竟然还发现一张差不多的纸张,上面的内容不多,看来这一张是最后的。

  胡杨看了一会,是一封写个家里的书信,上面只是谈到一些家常事,还有些问候语。

  “胡哥,这里还有一张。”祝福递过去。

  胡杨一看,后面还有留名,微微惊讶,居然是他的书信。

  “祝兄弟,你运气不错呀!这是严复的一封家信。虽然没什么价值,但也算是稀罕之物,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捐给相关机构。”胡杨说道。

  刚才游玩的时候,他就记得,严复的故居就在这里面吧?所以,出现一封他的书信,似乎也说得通。至于为什么会落到这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家信,信息量不大,就是几句唠嗑,所以没太大的价值。

  当然,这里说的价值,是用金钱衡量。要说没有价值,那肯定也不是,名人用过的东西,哪怕是一张纸,一根笔,都是文物。

  曾经有人说得对,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他们用过的东西就是废物。

  胡杨觉得,这种东西,相关机构应该会感兴趣,比如这里面的严复故居。一旦知道这封书信,应该会想办法回购。

  至于能给多少钱,胡杨可就不好说。或者,会有几百块奖金什么的,锦旗?应该没有的吧?

  “那本书,给我看看。”胡杨又指着祝福手上的书本说道。

  直播间的观众无语了,这都能捡到宝贝,是不是哪里不对劲?真是胡哥走到哪,都能发现宝物,有点诡异呀!

  祝福也傻了,呆呆地将书本送过去。

  胡杨打开一看,根本不是什么书本,而是一本手写翻译稿。作者,同样是严复的。

  据他所知,严复就是一位翻译家,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这是一位近代很伟大的人物,对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正是如此,三坊七巷里面,他的故居不是最大的、不是最美的、也不是用料最精的,却受到最高的重视。

  毕竟,这个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我国近现代的名人中,太多人受到他的影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