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年修来同船渡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去押车,恐怕不一定能够及时判断出焊接部件内部的结构变化,有可能会贻误时机。

  与300多吨的大定子为伴,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一旦出点疏漏,后果就会不堪设想。虽说杜晓迪是个女孩子,并不适合承担这样辛苦的工作,但实在是没有其他人能够代替她了。

  除了李青山和他的徒弟之外,其他参加抢险的电焊工们连自告奋勇的资格都没有。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些人平素都自诩电焊技术高超,但与李青山他们一比,才知道自己过去那点技术根本拿不出手。至于说跟在车上监视焊点变化,该怎么做大家都不清楚,就算有些怜香惜玉之心,也没法去替杜晓迪受这份苦。

  确定了马上发车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大家的行程。龙山电机厂的各位以及商敬伦、李国兴他们自然是照常返回钳夹车上加挂的客车车厢,随车出发。包教授这些人则由田兴帮助改签了车票,坐后面的火车继续自己的行程。田兴承诺会让后面的几趟列车在这里临时停靠,让大家上车。正如张和平向大家承诺的那样,田兴给所有的人都免费升格了座位,让他们在后续的行程中能够享受到卧铺待遇。

  冯啸辰主动提出留下,陪杜晓迪一同守在钳夹车上。欧桂生等人哪会让他呆在车厢外,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在外面陪杜晓迪一同看守焊好的支臂,冯处长最好还是等后面的客车回京,或者到加挂的卧铺车厢去休息。冯啸辰呵呵一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运输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险情,有谁比他更适合做现场决策?

  他的原话当然说得比这要委婉一些,但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欧桂生懂一些技术,但遇到大事绝对没有做主的胆量;李国兴有权做主,可他的岁数和职位都比冯啸辰更不适合呆在车厢外面;至于商敬伦,倒是年富力强,无奈他真的不懂机械,到时候稍一犹豫,可能就会错过抢险的机会。

  通过这一次抢险,大家都已经承认,冯啸辰属于有胆有识,他精通技术、头脑清楚,而且敢于担当,这是其他人所无法达到的。

  最后,大家只能同意由冯啸辰和杜晓迪两个人呆在钳夹车上,杜晓迪负责监视焊接情况,冯啸辰的任务则是陪着杜晓迪,同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出决策。

  “冯处长,辛苦你了!小杜师傅,辛苦了!”

  所有的人在向冯啸辰、杜晓迪二人道过辛苦之后,便钻进卧铺车厢去了。冯啸辰再次检查了定子的固定情况,然后向车头发出了开车信号。

  火车离开灯火通明的抢修现场,钻进了沉沉的夜幕之中。山里的风迎着火车吹过来,最开始还让人觉得有几分凉爽,但旋即就变得越来越冷了。冯啸辰和杜晓迪二人用安全带把自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