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 头等大事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读书。我们不能让这些革命的后代出现散养没有人管的状况。”

  “这样有几点好处,一是可以稳定军心,让干部战士在前方打仗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二,在生活补助不够的情况之下,也可以减轻干部家庭的负担。三,也避免了让敌人趁虚而入,在拿我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对我们的家人下手。”

  这些事情还是杨震昨晚上在感叹李延平家庭生活负担重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这件事情,陈泊也曾经和他提起过,让他按照延安保育院的模式,将干部、战士的子女统一收起来。一是让干部战士安心作战,不要为自己子女安全担忧。二也是为了照顾好这些革命后代,避免出现他们因为父母的牺牲,而无人抚养,流落街头的情况。”

  只是战事繁忙,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杨震一直没有顾得上去仔细琢磨。但在后世曾经看过《啊,摇篮》这部经典电影的他多少对陈泊所说的有些印象,正好这次索性一并的解决了,也算解决了成家的干部一个后顾之忧。

  至于在根据地内实行普遍义务教育制,杨震早在发起佳木斯战役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行普遍强制义务教育,改变整个社会知识结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就连日本人这些侵略者,为了笼络人心,尚知道在伪满境内建立大批的所谓国民学校,自己总不能连那些两条腿的畜生都不如吧。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李延平,有些动感情的道:“政委,我知道这么做会给根据地造成极大的财政负担,但这都是后代啊。现在的确在进行着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但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的。”

  “战争结束后,这个国家还是要人去建设的。我们这些人拿了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枪杆子。也许打仗还算行,但要搞建设需要的还是大批的知识分子的。我们不能马上打天下,也马上治天下。”

  “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我们现在的压力是大了一点,但等将来战争结束后,我们的新中国还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去建设的。实行普遍全民强制义务教育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知识结构,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这是与抗战救国同等重要的大事。”

  本来以为杨震急着将自己找来是有什么大事,听到杨震说完自己的想法后,心中松了一口气的李延平却是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沉思了好大一会才道:“司令员,你这个想法我理解。实行普遍的强制义务教育制,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只是这样做,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吗?你要知道按照你的计划来看,这一笔资金投入进去几乎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我们眼下的财力能支撑的住吗?”

  对于李延平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