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一桩公案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不会太高,不过,这字面意思还是能明白。

  字里行间的离愁,也能体会。

  可这更高的妙处,就体会不到了。

  他也不求甚解,继续往下看,却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似乎说的,又是离别?胡茂不敢问采儿,只好生硬地记着,准备有机会去问别人。

  可接下来,看到的这首却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看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和多情却被无情恼两句时,蓦然心动。

  唉地一声长叹,按下心思,继续往下看。

  这首,竟写了个标题: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长短句,却是风格突然一变,仿佛雨过天晴了一般,天际都豁然开朗了似得。

  毫无疑问,这四首词,定然都是极好的句子,以至于哪怕是自己这种不同诗文的军汉,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好。

  只是,他突然又想起此前传出来的一些长短句:“不会,这些句子,又假借了别人的名字吧!”

  “是啊!要不,某怎么说他是个没胆鬼呢!”采儿笑着道,“第一首,是一个叫柳永的人写的,后面三首,却都是一个苏轼的人写的。”

  “反正没人见过这些人,便说是自己写的,又能如何了?”采儿又笑道,“难道,还怕他们从梦里面爬出来,跟他算账不成?”

  “从梦中?”胡茂惊道,“莫非,这些佳作,都是招讨使梦里所做?”

  “他现在每天呆住泉州无事可做,便每天陪着小娘,做着梦,然后过一会,就冒出一首词作来,然后就说,是梦里的某个人做到……”采儿无趣地说道。

  原来,王延兴为了哄徐小娘开心,每隔一段时间,便背一首词出来。

  连王延兴都记得的词作,自然都是流传千年的佳作,每一首出来,都是当世难得一见的好词。

  原本王延兴特意交代徐小娘,不要将这些诗句传出去了。

  只是,徐小娘却却生怕埋没自家郎君的才华,有意无意地,就传了出来。

  虽然王延兴一再强调,这些词都是他人所做,自己只不过是代述出来。

  可谁信呢?你倒是把人找出来啊!

  一个辛弃疾、一个苏轼、一个柳永、一个秦观。这可是四个人了。

  偶遇一个隐者便算了,却接二连三地遇到四个隐者?

  那他们到底是隐呢?还是没隐呢!

  更不用说,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名字。

  看来,这桩公案是没人能解了。

  而此事的始作俑者,王延兴,此刻,却在和孟咸对弈。

  孟咸一面落子,一面朝王延兴道喜:“恭喜主公,又得一位小公子!”

  王延兴脸上神采奕奕地答道:“同喜同喜!”说罢,也落上一子,“还真是没想到,胡儿和越娘竟然同时生产,还都是儿子……这么有缘,要不,让他们结为义兄弟?”

  只是王延兴却是刚刚学下围棋,落子的位置,却不是一般的差。

  孟咸接过话头说道:“那属下,可要高攀了!”说着,指着王延兴落子之处,笑道,“主公当真要这般下?”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