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婚礼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王潮也不再追问,只道:“迎亲之礼,可理会得?”

  王延兴连忙说道:“回来的路上,孟参军倒是跟孩儿分说了一二。只是,孟参军怕有所遗漏,还要请大人指点。”

  “孟咸?他倒是什么书都读!”王潮撇了他一眼,“先去换吉服罢!换好之后,便随某去祭祖!”

  “喏!”王延兴连忙去往王潮给自己安排的院子,早就有老太太坐镇,让婆子奴婢在等候了,见了王延兴一来,便将准备好的吉服、装饰给他套上……

  穿着完毕后,牵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看得满眼都笑意后,再跟着王潮去告庙。

  到王氏祖宗牌位面前磕过头,王潮在一旁朗声道:“往迎汝妻,以奉宗庙!”

  此时,已经是太阳西下,王延兴这才抱着大雁,跟着由王潮安排的几位傧相,和孟通在水营中选出来的五十多号,驾着婚车,由王审邽领着,往徐寅的府邸而去。

  婚礼,婚礼。指的就是黄昏时分迎亲的习俗。

  到了徐寅府邸,已是临近天黑,一行人,打着火把,一幅明火执仗,就像要打劫一般。

  可在唐代,大抵迎亲,便都是这幅架势。

  若是别的家族中,族里有嫡女出嫁,那要摆下一幅大场面,来戏弄一番新女婿。

  只是徐寅丧偶之后,便没有再娶。虽然甚为长史,徐府面积不小,可身边服侍之人,也不过三五下人,此时虽然来了些亲友助阵,却不似王家那般热闹。

  大门紧闭着,等新郎官吟唱诗歌来叫门。

  王延兴哪里会这个诗?不过,有孟咸替他做好了,只要照着背就行。

  叫开门后,若是人丁兴旺之家,便会冲出一帮妇人,对着新郎官,一边喊着“夫婿是妇家狗”的话,再一顿粉拳招呼。

  在这里,却是只有几个妇人迎门,让他们可以直入门厅。

  进了大门,不多远,便是中门,中门也是挂着锁,同样需要吟诗通关。

  中门之后,又有一处堆关,也是要靠诗歌开门,

  堆关之后,才是正堂,可正堂的门还是要吟诗才能进……

  进了正堂,却依旧见不着新娘:新娘还在闺房中,同样要念催妆诗才会出来。

  念完催妆诗,徐小娘才在几个婆子、婢女的扶持下,出了闺房。

  可出了闺房,却又进了屏风行障中,隔着行障,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对面的人影。

  接下来,就应该祭雁了。

  祭雁到不是要把大雁杀了,而是王延兴将从家里带过来的大雁隔空丢到行障中去。行障中徐家的人接过大雁后,便缠了大雁的嘴巴,再用红绸子包起来。

  接下来,王延兴还得再吟诗一首……

  若不是孟咸给他准备了上十首诗,王延兴想要见着老婆,怕是难了。

  吟完诗,行障才终于被撤下来,这才见到,满脸羞意的徐小娘。

  若是王延兴在选亲的时候,选得不是这位小娘,那就要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正妻的高矮胖瘦了。

  迎亲到了这一步,亲就算是接到了,接下来,就该拜别徐寅,辞庙归王家了。

  待徐小娘上了婚车,带上名叫做蔽膝的盖头,然后,再回王家。

  到了王家,可就热闹多了,婚车一到,就有一堆的人围了过来。

  先是传毡,让徐小娘脚不沾地走到室内;再下来,叫躏新妇迹;再下来,就该进百子帐了。

  这是一个专门搭建的像蒙古包的帐篷。

  夫妻二人行礼圆房便在这里了。

  先是行礼,就是后世常见的拜天地。只是,这个时候,实行的是男跪女不跪。也就是说,王延兴要跪拜,徐小娘却只需要躬身就可以了。

  行礼之后,便是坐帐。

  下来婚车后,一直到此时,徐小娘的脸面一直用团扇遮住的,要去掉这重团扇,那还是老规矩:吟诗。

  吃过同牢盘里的肉饭,喝过交杯酒后,才总算是礼成。

  接下来,就该宽衣了——徐小娘身上的行头非常复杂,包了一层又一层,靠王延兴和徐小娘自己动手,估计,今天晚上,他们就不用干别的了,研究脱衣服好了……

  脱去外面的吉服,一干不相干的人等才依次退下。

  百子帐中,只剩下王延兴和徐小娘二人……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