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节 与众将在巴士拉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敌人在西北非登陆。现在,美军即将参战,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紧张。

  怎么办?李德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答案非常简单:趁美军大举介入欧洲、中东和非洲之前,集中力量荡平苏联,然后抽出兵力与美国对垒。

  然而,取得对苏战争的胜利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按理说,自1941年6月22日至今,已经有541万苏军沦为德军的俘虏,有236万苏军阵亡或失踪,还有335万残废和重伤。也就是说,上千万苏联红军丧失了战斗力。换做别的国家早就一蹶不振、灭亡几回了。但是,在斯大林的高压政策下,苏联把每一个男人和妇女赶向战场,每一个老人和儿童走进了生产车间,让苏军腾出了一千万的后备兵力。

  李德也有理由感到欣慰:一个国家的最大动员能力是兵员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而苏联在竭泽而渔,甚至于把犯人编入军队里。截止八月中旬,德军已完全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从北面和南面深入了富饶的俄罗斯联邦西部,在原全苏1亿9千万人口中,德占区就有一半。

  随着德占区成立临时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和宗教自由,以及斯大林对民众的残酷无情,有350万白俄罗斯、乌克兰甚至俄罗斯人与德军并肩作战,相当于一年前入侵苏联的德军陆军兵力。从苏联控制区逃亡者越来越多,仅仅在八月上旬就有万苏军投诚。李德相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最终引发雪崩,从而结束斯大林的统治。

  “让苏联的血液流干!”李德狠狠地咂在椅子上,不料却砸在薇拉的手背上,她正把手放在椅子扶手上与丽达聊天。受到元首的重击后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使劲忍着没有哭出来,也没有向鲍曼告状。

  夕阳西下的时候到达巴士拉。这座城市由阿沙尔、巴士拉和迈阿吉勒3个部分组成。阿沙尔区最大,是当地政府和各国驻巴士拉领事馆的所在地,也是全市的金融、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和居民住宅区都集中在巴士拉区;迈阿吉勒区是交通运输中心和对外联系的窗口,设有现代化的飞机场、海港和火车站。

  巴士拉市风景如画,市内水道和运河纵横交错,曾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是伊拉克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士拉还以其悠久的历史素负盛名。历史上,巴士拉是阿拉伯文化、科学、商业和金融中心。据史学家考证,巴士拉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但作为现代化港口,巴士拉港在1914年才开始动工建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据了巴士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美国曾通过巴士拉向苏联方面发送军需物资,直到一个月前德军占领为止。

  元首一行径直穿越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