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章 暂时撤兵_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阵投敌这种事肯定不敢马虎大意,毕竟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命和整个淮南战局的走向。在雷绪将曹军在整个淮南的布局以及寿春城的城防情况和李典的大致行踪告诉甘宁后,经过讨论,甘宁和鲁肃、蒋钦等人一致认为雷绪是真心投靠的。

  但即使如此,鲁肃认为也不能仓促行事,如果计划泄露了,不但投降的雷绪有危险,就是入城的楚军也会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鲁肃根据雷绪提供的情报,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由合肥城外的主力部队和甘宁率领的水军部配合完成。

  此时已经是冬季,秦岭和淮河一线虽然是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但也只是大概如此,如果某个冬季特别冷,那淮河还是会结冰的。虽然淮河的平均结冰时间不长,大约有十五天左右,但只要结了冰就不利于楚军水军的行动。

  如果没有水军的配合,楚军就算利用雷绪的投靠拿下寿春城,但在十几万曹军的反扑之下,也很难守住。

  碰巧的是,今年的冬季的确有些冷,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蒋钦判断今年冬季淮河有很大可能会结冰,于是甘宁便率领水军撤出淮河,走洪泽湖退回建业城,打算明年春天再回来,实施那个计划。

  正好可以让雷绪做好准备,比如麻痹李典,掌握城门等等。

  曹操听说张武的水军从淮河上全部撤走了,纳闷地问道:“甘宁从淮水撤走了?那张武撤退了没有?”

  司马懿回答道:“回魏王,张武主力大军并未撤退,敌军水军撤走估计是怕淮河结冰,后路被断。而城外的张武大军不但未撤,反而于近日又调运过来大批粮草辎重,其中有不少冬衣。”

  曹操说道:“看来张武是打算继续在这里耗下去了,他知道我军粮草消耗得更多,这是想把我们耗走呀!”

  “这几年荆州、江东、益州等地风调雨顺,张武手中囤积了不少粮草,再加上他们可以走水陆运输粮草,我们的确是耗不过他。”

  这是一种很无解的阳谋,偏偏还很好用,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经常被带兵将领使用。比如当初的长平之战,廉颇就是坚守不出,要把秦军给耗死,因为秦军运输险长,粮草压力大。如果赵王不换将的话,或许秦军最后就会被耗死。

  当初官渡之战的时候,沮授就向袁绍提了个建议,说曹军虽然精锐,但缺乏粮草,非常想速战速决,但是只要咱们坚守不战,时间长了曹军没有粮食吃,不用咱们去打,他们自己就败了。

  可惜袁绍不听,觉得自己七十万大军还打不过曹操几万军队吗?结果最终被曹操打败,袁氏也被曹操斩尽杀绝。

  后期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知道自己打不过诸葛亮,于是就坚守不出,反正你诸葛亮需要从汉中甚至成都运粮,这一路上消耗的比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