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五万秦军出斜谷!_大秦:无双皇子,镇守函谷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归楚国的呼声日渐高涨,即便是我也弹压不住了。”

  黄歇说话间,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貂皮戎衣,纵然穿的颇为厚实,但是他始终感觉有一丝丝阴寒的气息从外面渗进了自己的骨子里,冷的颤抖。

  他都这样了,其他的楚军士卒可想而知。

  突如其来的大雪让联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非战斗减员。

  自古大军征战,非战斗减员都是最大的伤亡。

  能将一万人完完整整、建制齐整的带上战场就已经是当世名将了。

  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即便三人都是当世名将,依旧一筹莫展。

  魏无忌的面色瞬间越加的阴沉了几分,眉宇间的郁闷之色更加浓郁,眉头几乎都要簇成一团了。

  “这场大雪来的实在是太过于突兀,以至于我魏军都没有准备充足的过冬物资,现在大部分的士卒都只能生火硬抗,魏军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大雪过后,天气必然是越来越冷,若是没有充足的过冬物资,大军的减员会达到恐怖的程度,到了那个时候,魏军如论如何都要撤退。

  虽然,此刻的魏军加上后来陆陆续续回归的逃散兵马,依旧也只有三万人出头,但对于此刻赵国的作用却是无比巨大。

  边上的李牧闻言脸上闪过尴尬之色,当即羞愧的站起来抱拳道:

  “都是我李牧安排不周,我已经上奏大王,请求大王立刻加派过冬物资。每日砍伐的柴木,我也下令赵军士卒多给分担给两位麾下将士。”

  其实,何止是楚人和魏人。

  这几日,就是和习惯了寒冷的赵军都有士卒感染了风寒。

  这样的情况没有战场上厮杀那样惨烈,但却依旧让人感觉到惊心动魄,士卒们也病倒了一大片,士气跟着低落了起来。

  加上原本与秦军厮杀没有取得合适的战果,军中士卒已经是怨言四起。

  若不是,李牧威望依旧在,可以压下所有的流言蜚语,若不然,此刻的赵国大军不说是哗变,崩溃也就近在咫尺了。

  黄歇和魏无忌对于目前的情况心知肚明,当即就站起来劝解,将李牧拉回了座位。

  “此乃是天公不作美,又岂是将军之过错。”

  “事先都没有想到战事竟然会拖延到入冬,仓促之间难免如此,将军不应厚此薄彼,以免影响了三军情谊。”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

  赵国都打了三年的大战了,国内物资匮乏,那还有什么多余的过冬物资,若是有早就送来了,那还用李牧去请。

  若是,他们真的接受了李牧的好意,怕是晚上的时候,赵军士卒就要哗变。

  李牧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郁闷的重新落座,端起边上的酒觞一饮而尽,心中依旧郁郁。

  此刻的李牧虽然已经名声鹊起,有了名将的名号,但他始终不是数十年后,那个独抗秦国的赵国战神。

  但正此时,春申君黄歇却是忽然说道:“这样的大雪一落,也不全算是坏事。赵人都承受不了这样的寒冷,秦人更加承受不了,汾城大军想必不日就要回归原籍。赵国可以彻底无忧。”

  此刻,联军之所以依旧坚持在长平不退,就是因为汾城的秦军始终不退。

  汾城距离邯郸还是太近了,秦军又是出了名的好战。

  此刻,双方看似都在后撤,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种对峙的状态。

  而联军更是生怕他们前脚一撤退,秦军后脚就再杀了回来。

  真正的是前怕狼,后怕虎。

  只是,这样的对峙消耗的其实是国力。

  可赵国原本就被消耗的七七八八,若是在继续下去,第一个倒下的搞不好就是赵国。

  邯郸之战打到现如今的程度,早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纯粹的意志力的比拼。

  表面上是赵国和秦国的拉锯,实际上却已经是七国之间的拉锯。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狂奔而来,旋即就在帐外停下。

  三人转头望去的瞬间,一名赵国斥候掀开厚厚的大帐门帘,携裹着满身的风雪而入,寒风呼啸间,说出的话语让三人悚然一惊。

  “秦国急报!秦军五万蜀军兵出斜谷!!!”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