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7章 高顺来访_三国之化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二月,相对于气氛沉闷的襄阳,宛城内外,却是一片火热景象。

  这一年气候不错,是个暖春,原本因为新年与严寒减缓的书院建设,很快再度开工,眼看再有个把月的时间,书院就能落成招生。

  对此,李易不得不感慨,这时候的老百姓真是实在。

  最初李易招募百姓做工,百姓还都以为是徭役,虽然愿意为李易干活,但兴致不高,不过得知李易愿意用粮食作为酬劳,虽然粮食也不多,但百姓们的干劲一下就起来了,做事很是出力,至于说偷奸耍滑什么的,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因为不用李易叫人监督,其他想做工的百姓就会先把那些门揪出来。

  与学院相配套的,则是未来的师资与招生了。

  老师们倒是不缺,有蔡邕黄承彦坐镇,如今已经招了不少人,正在接受两位大佬的“培训”,想来胜任书院的起步教育对是绰绰有余。

  不过确定第一批入学学生名单时,却是让李易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一抹苦笑。

  李易原本想法是,世家那边,不强求,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过来,学费也不多,意思一点就好,而且根据南阳情况来看,到时候世家弟子入学的必然不少。

  至于另外一部分,自然就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了,李易本是想从寻常百姓中筛选一些比较聪明的孩子与少年入学的,可真正操作的时候,李易却是在贾诩与郭嘉拿出的名单面前妥协了。

  贾诩他们给出了一个五百来人的名单,其中几乎全都是目前在李易麾下担任小吏,或者新入军中的那些军卒家中子弟,总之,那些孩子的父兄辈全都是跟着李易“混”的。

  这与李易初衷不符,倒不是他不想给自己人谋福利,而是感觉这福利的实在是太大了,基本上全让自己人给占去了。

  然而,贾诩指出,李易先收南阳本身流民,现在就正在接纳刘辟那些豫州黄巾余部,虽然这些人暂时都对李易心怀感激,然而大家来历不同,很难凝聚,久则容易生变,而收他们的子弟入学就是最简单方便的笼络人心的手段。

  这个道理没问题,李易想了想,就也答应下来。

  不过这件事让李易心中却是隐隐有了一种感觉,天下世家只能是一茬换过一茬,想要根除,恐怕是难了。

  好在李易并不是文青,此事虽然对他的心情有些影响,但也不是太过放在心上,毕竟他现在还只是太守,有些事情想太远,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这一日,李易例行慰问过百姓之后,被人告知,出使襄阳的王璨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两万石粮食。

  对此,李易颇感意外,急忙回城与王璨相见,说了几句辛苦之后,这才得知,原来那些粮食竟然是蒯家给的。

  李易不由咂咂嘴,蒯家前后给了他不少东西了,上次纳妾,蒯家就送了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