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 有一种火叫他们说很火_别叫我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俞文鸿却对苏胜辉的这个说法呲之以鼻:“你是想要顶级的偶像,还是一个快消品?”

  “没错,偶像是商品,我们卖的是偶像的人设,不是作品。但是你想要把一个东西卖上一万块的价格,难道不应该拿出来一千块搞个让人一件难忘,不愿意丢弃的包装盒?”

  “别的包装方式,顶多只是纸盒包装,我的这种包装方式,是金属礼盒。我不知道你怎么样,反正我见到铁盒子的东西,就忍不住想要买。”

  “没错,现在偶像们的作品不是必须的,但是作品是偶像的包装,是偶像的光环,我们砸钱在偶像的作品上,能够让这个作品,在偶像的身上闪耀两年、三年,这才是最合适的投资。只要有这么一个作品,我们就可以超越圈内99%的其他流量明星,就可以竖起一道城墙,一条护城河,他们想要和我们竞争,至少要先拿出来这么一首作品。”

  被俞文鸿这么一说,苏胜辉突然觉得……

  似乎也有道理?

  把这笔钱,拿来制作一首歌,推广一首歌,似乎觉得太浪费了一些。

  但是若是把这笔钱拿来当作包装,似乎就又便宜了。

  毕竟音乐圈的体量就那么大,只是偶像、娱乐圈里一个非常小的小子集。

  这笔钱进去,就可以横冲直撞了。

  但接下来俞文鸿话锋一转:“保证这些人没办法越过我们的护城河,然后……才可以和真正的敌人拼刺刀!”

  接下来的发展,确实很能佐证俞文鸿的话。

  突然有了这么一个“作品”加身,冯一东的人气,开始逆风翻盘。

  在本来已经到了顶级,流量有点下降,观众审美疲劳,粉丝逐渐脱粉的情况下,凝聚力开始缓慢复苏、增长。

  就连一些圈内老牌的艺术家们,都开口夸赞。

  “现在年轻人还能认认真真做作品的不多了。”

  “不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追求,能磨练自己,那就值得鼓励……”

  “作品本身还有一些欠缺,但是能看到态度,继续加油……”

  半真半假,半推半就,有恰饭嫌疑的夸奖,也给了俞文鸿勇气。

  时机到了!

  于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各种宣传稿,开始对外发布。

  “冯一东新歌《天空之下》爆火,霸榜3大音乐APP!”

  “空降排行榜,年轻人要用作品说话!《天空之下》为冯一东斩获大量路人粉。”

  “不弱于《一百天》和《badboy》,年度最佳电影推广曲诞生?”

  “年末华语乐坛杀出的一匹黑马——天空之下!”

  一时之间,《天空之下》颇有一种风头无两的架势。

  ……

  东城,东原大学,已经到了中午,几位后勤部四十多岁的办公室女职员,已经拿出了自己的锅碗瓢盆,各自霸占一处插座,准备开始做饭了。

  “王姐,你这锅挺漂亮的啊,从哪里买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