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三章 电子产品格局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欧米企业收购霓虹国企业的时候必须要技术,但是华夏企业收购霓虹国企业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技术,甚至很多时候要不着技术。

  因为霓虹国企业想把核心技术卖给华夏企业的话,霓虹国官府和米国官府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华夏企业很多时候买的是品牌,销售渠道以及供应链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霓虹国企业卖给欧米企业后过不了多久就彻底凉透了,但是卖给华夏企业后品牌都留住了,而且发展的很好。

  因为在传统的跨国收购案例中,基本上都是收购方在抽干被收购企业的人才技术后将被收购企业的渠道并入自身销售渠道,然后把品牌的剩余价值榨干。

  可是华夏企业压根就没买着核心技术,自然走不了这条路,华夏企业买下霓虹国企业就是合并销售网络,合并供应链网络,所以霓虹国这些品牌到了华夏企业手里反而都能好好的活下去的。

  但这其实是挺可悲的一件事情,就比如在另一个时空,华夏企业后来发现自己还分出了自己的原本市场,甚至影响了自己的本土品牌发展。

  就如文章中提到,为什么后来霓虹国企业都更乐意把公司卖给华夏企业,就是因为华夏企业买不着技术,而收购很多都不是100%收购,霓虹国在销售网络跟供应链网络的合并中其实占了不少便宜。

  这就是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全球品牌力的无奈之处,可问题是,在这一世,有些事情已经改变了。

  那就是华夏消费类电子品牌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这几年快速爆发。

  孟谦推动的华夏整个电子消费类品牌的核心技术研发爆发期正好是在2016年前后,就在这几年,华夏知名电子企业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包括核心芯片在内的核心技术。

  像大风集团和华为这样的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华为前不久刚推出了7nm的麒麟990芯片,成为全世界第二个拿出7nm处理器的企业。

  当华夏企业拥有了核心技术,也就不需要依赖霓虹国的核心技术,这个时候再把销售网络一合并,华夏品牌的海外扩张开始了,这个时候再把供应链网络一合并,华夏产品的成本就更低了。

  所以这一世,华夏电子企业开启了对霓虹国电子企业更加疯狂收购,偏偏霓虹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卖的贼起劲。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2017年前后,当华夏企业一个个把核心技术拿出来,霓虹国企业懵了。

  原来华夏企业一直在那装傻,配合霓虹国企业表演,顺势在销售网络和供应链基础上快速爆发品牌力营销。

  截止这篇文章发布,格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品牌,海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冰箱品牌,tcl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品牌,华为成为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