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八章 等价交换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在跟西门子合作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的超出了我们原本的预计,克鲁格先生知道为什么么?”

  “孟先生如果愿意分享的话?我很愿意了解。”克鲁格客气了一句。

  “两个方面?一是赶上了风口,工业制造转型升级的历史节点到了?谁不想抢占先机呢?

  所以这样的共同愿景会促使我们非常默契的达成很多的合作意愿。

  二是我们的根基互补性?西门子在云智联技术方面需要我们,我们在传感器?大数据等方面需要西门子。

  如果我们各自为战,都需要在短板处投入至少十年的时间?但因为我们选择了合作?现在摆在克鲁格先生面前的,就是合作的结果。”

  “看来我们德国的工业,免不了会有大风集团的影子。”

  “全球化时代嘛,何必分的这么清呢?”孟谦示意克鲁格继续往前走?“克鲁格先生觉得?汽车行业的变局到了没有?”

  “现在在我们德国流行一种说法,德国车企只能算是制造企业,未来的车企,要从制造企业转变成科技企业。”

  “所以克鲁格先生认同这种说法么?”

  “一定程度吧。”克鲁格不会把话说满,“一定的改变是必然的?就像工厂的升级一样,这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张总在发布会上为什么有这个信心去叫板本田。”

  张树新笑了笑接话道,“我们可能比宝马更相信即将到来的变局?未来的汽车,地基之上将会是车联网、自动驾驶、服务和电动四个承重柱。

  而这里就会涉及到纯电动技术?系统?传感器?汽车芯片,下一代移动网络等关键技术。”

  克鲁格不是傻子,张树新提到的这四大承重柱,全是华夏现在的优势技术。

  而现在在他面前的这个智能工厂,就是地基中的一个关键技术。

  相比于特斯拉,华夏这边拥有更多充足的技术优势,甚至是在地基上拿捏住了一个关键技术,这就意味着,华夏车企不像特斯拉优势这么窄,他们有这个资本跟老牌车企谈合作。

  果然,孟谦开始了,“说实话,这次米国带给全球车企的压力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地震罢了,汽车行业真正的地震,是源自这个行业本身的。

  汽车能源的革命,汽车制造的革命,汽车销售的革命,汽车定位的革命,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影响接下去汽车行业发生格局变化的关键。

  全世界都知道我是一个喜欢往未来看的人,那我们就想象一下十年后,2027年的世界,用户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汽车?

  是,地基很重要,但是客户如果就是喜欢住更好看的房子呢?

  而且海威汽车还让我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互联网汽车是把系统造进地基里的,也就是说互联网汽车的地基甚至有可能在房子建好后靠系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